南海浪叠潮涌
特区风华正茂
四十五载春华秋实
汕头经济特区
从1.6平方公里的
沙丘地带起步
以“闯”的精神、“创”的智慧、
“侨”的优势
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
书写了独具特色的奋进篇章
今日的汕头
正在做好
新时代“侨”的文章的
高质量发展之路上
奋勇前行、昂扬向上!
侨脉连四海赤子情深系桑梓
三江入海,乡愁似泉
润泽着一方热土
赤子之心,跨越山海
温暖着千年侨乡
汕头特区因侨而立。1500万潮汕籍海外乡亲,织就一张联结五洲的温情网络。从改革开放初期正大集团率先投资汕头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到各国侨领侨企纷纷带来先进理念与技术,再到全国首个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创新探索,“侨力”始终是汕头特区破浪前行的重要引擎。
四十五年来,这片热土始终浸润着侨胞的深情厚谊。他们以赤子之心回报桑梓,不仅在汕投资近6000个项目,合同金额达15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超百亿美元,还引进管理经验与国际视野,为特区发展注入蓬勃活力。侨胞们的捐赠逾165亿元,如涓涓暖流,汇成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和遍布城乡的育才校园,筑起了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众多民生设施,建成了汕头图书馆、正大体育馆、潮汕体育馆等众多文体场馆——这一切,如润物无声,真切地丰富了城市的知识底蕴、改善了千家万户的教育医疗与文体生活,也将一份份跨越山海的情谊,深深镌刻在这片故乡的土地上。
这份深情,在去年那场盛大的团聚中生动绽放。年逾九旬的澳大利亚侨领周光明腿脚不便,出行需要乘坐轮椅,却依然长途跋涉从澳洲飞抵汕头,只为参与这场久违的团圆盛宴。“我们这些海外游子,时刻思念着故乡的亲朋好友,只要有机会,我们便渴望回到这片故土。”这句朴实的话语,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位游子的心田,道出了千千万万海外潮汕儿女共同的心声。
文化的根脉,亦在温情中延续。“番客街”侨乡文旅项目成为全球潮人精神家园新地标,入选侨助广东高质量发展十大项目。潮剧《侨批颂》成功首演,侨批文化海外展走进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寻根之旅”“出花园”体验等活动广受欢迎,让新生代侨胞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潮汕家园”数字化平台入驻潮籍社团310家,注册用户超8.1万名,提供涉侨诉讼、公证等在线服务,搭建起跨越时空的“数字侨乡”,让乡愁在云端流淌,让亲情在指尖传递。
“根魂梦”在这里生生不息。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汕头视察,殷切嘱托“根据新的实际做好‘侨’的文章”。如今,这份嘱托已化为汕头发展的澎湃动能,谱写出崭新的华彩乐章。去年,汕头以“两大盛会”成功举办为契机,奏响“侨”文章新乐章,吸引全球32个国家266个社团2800位嘉宾,签约项目63个、总投资622亿元;“六个一批”共88个项目集中开工竣工,总投资超1200亿元;临港经济区加快建设,广澳港区三期工程项目用海获国务院批复,国际集装箱码头收储工作基本完成。
敢闯又善创特区精神绽新彩
特区精神
在敢闯敢试中历久弥新
改革篇章
于善作善成间再启新程
从1987年首创政府机关“24小时内答复”制度,开全国政府服务企业承诺制先河,到率先探索“侨”字号经济特区发展模式,再到首创华侨权益保护地方性法规——汕头始终以敢为人先的锐气,为全国改革开放提供“汕头经验”。
今日汕头,“闯”的精神愈发激昂。产业浪潮澎湃而起,新质生产力在这片热土上加速成长。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40兆瓦级风电机组电气及动力学六自由度实验平台加快建设,上海电气18-20兆瓦级风储荷网机组、金风科技22兆瓦风电机组相继下线;绿色新材料产业园、六合产业园等重大平台建设如火如荼;汕头国际纺织城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北区满铺开业,入园企业近千家;濠江区建成全球首个"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彰显了汕头制造的硬实力。汕头深度对接深圳资源,创新构建“1+7+N”产业协作体系,落地项目35个、总投资144亿元,7个“反向飞地”在深揭牌运营;依托全国最大国际海缆登陆站优势,直连51个国家83个站点,乘“来数加工”试点东风,643家企业开通跨境专用通道后订单量增长5%-15%,360华南总部等企业纷纷落户900亩跨境数字经济产业园,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今日汕头,“创”的劲头愈发澎湃。改革活水奔流涌动,制度创新持续突破。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推出52项改革举措,“秒批秒报”事项从205项提升至1107项,“不见面审批”事项从79项提升到1007项;创新开展存量土地盘活和低效用地优化利用综合改革,实施“工改工”1.9万亩,新增产业用地1.5万亩;跨境专用通道试点、数字人民币应用等金融创新稳步推进,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从近200位跃升至全国第68位,进入全省地级市前三名。
今日汕头,“干”的作风愈发坚实。近五年来,汕头牢记嘱托,以“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为发展思路,全力构建“三新两特一大”现代产业体系。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167亿元,是1980年的110.8倍;人均GDP达5.69万元,增长154倍;“三新两特一大”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达64.7%,现代服务业增加值861亿元,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态势。
奋进正当时扬帆逐浪新时代
长风浩荡,吹响奋进号角
碧波万顷,涌动时代新潮
近日,国家送来政策的春风,支持汕头发挥侨乡优势,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份关怀备至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围绕做好“侨”的文章、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多项创新支持举措,赋予汕头更大改革开放自主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汕头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为特区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汕头牢记总书记“把汕头、湛江作为重要发展极,打造世界级临港产业集群和出口加工区”的嘱托,正全力绘就104.93平方公里临港经济区的宏伟蓝图。依托粤东核心港区——广澳港区,叠加综合保税区、华侨试验区等多重政策优势,这里正在加快成长为融制造、贸易、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集聚高地。广澳港区三期工程已获国家批复,未来将进一步增强港口能级与服务功能。眼下,临港经济区基建全面推进,综保濠江片区、东海岸六合片区、华侨试验区等区域呈现出一派蓬勃气象。
临港经济区聚焦新能源、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发力,同步培育数字经济、航运服务、现代商务等服务业态。海上风电产业园已吸引风机整机、叶片、塔筒等15个优质项目落地,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显著,近两年累计实现产值超28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和良好的成长潜力。综保区围绕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重点板块,成功招引落地总投资约17.54亿元的代表性项目,包括东软集团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科金医疗干细胞工程和前沿技术产业化、赛特智能网联功能型无人车生产等10个项目,产业生态持续优化。“汕头综保区智慧物流分拨中心”作为总投资16亿元的重大项目,也已顺利完成前期筹备,正稳步推进实施。
新使命催人奋进,新征程波澜壮阔。今日汕头,正以“侨”为桥联通世界,以“闯”为路突破创新,以“创”为核赋能发展,全力打造聚侨联侨新枢纽、深度融湾新引擎、制度创新新高地、对外开放新门户,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奋力迎头赶上。
侨脉连四海,特区再向上!
当千年潮韵与时代脉搏
同频共振
这座沐浴侨光、汇聚侨智、
凝聚侨力的特区之城
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
敢为人先的勇气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
继续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