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资是纳税人给的,我们不消费,小摊小贩怎么活?”这是重庆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最近自掏腰包请企业家吃饭时,抢着买单时的肺腑之言,这份烟火气背后,是一个尖锐问题:当中央严查违规吃喝时,为何有些地方让党员干部连正常吃饭都不敢了呢?上头说要严查违规吃喝,到了下面,就有人觉得,越严越好,标准定得越来越高,范围划得越来越大。为了避免违规吃喝出事,干脆“一刀切”了事。吃碗面受罚、晚上八点突击视频检查有没有吃喝、甚至“纪检干部蹲守餐饮小店门口”。在层层加码中,规定被扭曲成了“吃饭恐惧症”。
但规定本来有清晰的刻度。中纪委划出的三条红线很明确:禁区是和利益相关方吃、在高档会所吃、让他人买单吃。家人朋友自费聚餐,大众餐馆正常消费,从来都是允许的。高洪波这顿饭之所以请得堂堂正正,正是严守了底线:自费掏钱、街边小馆、服务对象严拒买单。那些把18元早餐分摊定为“违纪”的做法,本身就已经背离了规定的初心。
更值得思考的是责任担当。高洪波喊出“三带”:带头消费、带动消费、带领消费。他要求干部周末带家人下馆子,春节给孩子买新衣,当官员不敢逛街、不敢点菜,地方经济靠谁支撑?反观湖北黄梅县官员在公务期间饮酒致人死亡,安徽宿松乡领导班子违规吃喝后集体瞒报,这些才是规定真正要斩断的“权力宴”,而并不是普通人的一餐一饭。
回归常识,别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党员干部是人不是机器,人间烟火是民心更是信心。中央打击的是权力寻租的饭局,不是柴米油盐的刚需。当规定变成头顶悬剑,连自费聚餐都怕被举报,损害的何止干部积极性?更是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高洪波的仔姜肉丝告诉:守规矩不等于战战兢兢,清白者无需如履薄冰。与其让官僚主义掐灭烟火气,不如理直气壮说一句:“这顿我请,该吃吃,该喝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