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收益超50%的基金是如何“炼成”的?!

股市广播  
2025-07-11 19:02:05

2025年上半年,权益基金一改过去3年持续跑输沪深300指数的情况,大幅跑赢指数。但权益基金内部呈现“冰火两重天”,排名靠前的权益基金和排名靠后的权益基金都是成长风格。排名靠前的普遍重仓持有创新药,排名靠后的却被怀疑是高位接棒人工智能和人型机器人。而过去表现优异的价值风格,尤其是红利类基金表现一般。

展望下半年,爱方财富总经理庄正预计,市场结构性牛市行情仍将持续,科技方向确定性的方向主要将体现在创新药的下半场和半导体行业景气度的持续上升。同时,随着经济逐步复苏,企业盈利改善,叠加周期股的低估值优势逐步显现,部分蓝筹股可能迎来估值修复机会,相关基金业绩有望提升。至于红利股主题基金,看好重仓银行的主题基金。

上半年公募基金业绩跑赢指数

2025年已经过半,公募基金存量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债券基金份额和净值双降。根据中基协的数据,今年5月公募基金总规模33.74万亿,相比去年底增长0.92万亿。从基金份额来看,只有股票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实现份额正增长,分别增长933.7亿份、7862亿份。从净值规模来看,货币市场基金增长占绝对大头,股票型、混合型、QDII基金紧随其后。债券型基金则相反,份额和净值实现双降,似乎意味着投资者对债市的热情有所减退。

随着上半年股票市场的火爆,公募基金跑赢指数,重仓医药公募基金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涨6.38%,结束了连续3年跑输沪深300指数的历史;股票型基金近90%收益为正,其中,华安医药生物股票发起式A以66.44%的收益排名第一。

上半年,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931152)上涨20.44%,重仓创新药的基金显著跑赢同类基金。统计显示,排名前10的股票型基金中有8只基金重仓医药。只有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A(019457)和兴证国际核心精选-中国核心资产M(人民币)(968148)两只基金未重仓创新药板块。

与股票型基金相比,偏股混合型基金表现同样不俗。上半年偏股混合基金平均上涨6.28%,其中排名前10的偏股混合基金业绩平均上涨68.15%,大幅领先股票型基金TOP10的54.58%。排名前10的偏股混合基金中有6只重仓创新药;剩余4只中有3只为北交所主题基金。比较特别的是,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混合A(016243)通过重仓港股新消费跻身前10,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分别为该基金第一、第二大重仓。

 

领先基金各具特色

爱方财富总经理庄正表示,复盘上半年港股和A股表现,年初AI、机器人主题表现亮眼,创新药和新消费紧随其后,红利防守+科技进攻的杠铃策略广受欢迎。在这种行情下,表现突出的偏股型基金多数都是通过超配热门板块获得超额收益。而这其中,重仓医药板块的基金占比又显著高于其他,用一句话总结,可谓是“得创新药者的天下”。

1、通过创新药“起死回生”。以嘉实互融精选股票A(006603)为例,该基金1季报前十大持仓全部为医药生物,持仓占比合计74.11%。该基金的基金经理郝淼,从医药行业研究员转型成为基金经理,这样的从业背景也体现在了他的持仓风格中。郝淼于2022年9月接管该基金,从那时起,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持续集中在医药板块,到2025年1季度末都没有太大的变动。随着创新药板块行情爆发,嘉实互融精选也终于从大幅跑输同类业绩的泥潭中爬了出来。通过坚守能力圈、长期重仓持有单一板块的打法获得超额收益,是该基金经理的特点。然而,如果市场风格在未来发生转变,该基金的业绩可持续性可能要打上问号。

2、讲好机器人“故事”。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A(019457)是上半年少有的,通过重仓人形机器人板块挤进前10的基金。有趣的是,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张荫先与前述的郝淼在投资风格上很相似。回顾该基金历次定期报告,张荫先持续看好人形机器人板块,同时搭配通用设备、自主可控方向,终于在年后迎来了一波业绩爆发。

3、做好新消费“文章”。相比于前2只基金,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混合A(016243)在持仓风格上显得更加分散,尽管其前10大重仓合计占比超过了50%,但在主题上更加多元化。该基金2024年3季报的分析中,基金经理提到了未来市场交易的主线为:“(1)牛市旗手的证券互联网金融;(2)政策刺激的地产等方向;(3)中国资产“茅指数”、港股互联网等;(4)后面逐步延伸到科创板块。”同时也提到了新能源和AI算力的投资机会,回顾过去半年的市场表现,除了地产和新能源,其他板块都有不俗的表现。也正是这个正确的配置思路,使得该基金自去年4季度以来业绩一骑绝尘,大幅跑赢同类平均。

从换手率来看,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混合A(016243)截至2024年底的换手率为312.63%,且长期维持在300%以上。嘉实互融精选股票A(006603)换手率仅为38.28%。相比之下前者在配置上显得更加灵活,极端配置的风险也相对更低。

明星基金经理遭遇业绩“滑铁卢”

今年以来,财通基金经理金梓才管理的基金,收益率在-16%到-18%,全部在管基金较同类基金排名都在倒数前10。根据一季报,金梓才在1季度对基金持仓进行了大幅调整——“基本完全减持了海外算力板块”并“大幅增配了国内算力部分”。以财通景气甄选一年持有期混合A为例,相比2024年底,该基金前10大重仓新进了海光信息、奥飞数据、光环新网、科华数据和中芯国际等国产算力股,尽管寒武纪的持仓比例有所下降,但仍为第五大重仓。高集中度“赌方向”的后果是,该基金年内最大跌幅为-29.68%,尽管业绩在6月有所修复,仍旧录得了-16.31%的亏损。

前海开源人工智能主题混合A(001986),在年初AI行情之后业绩大幅回撤,将去年924以来的收益全部抹去。该基金上半年累计收益-20.57%,而同期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930713)小幅上涨1.75%。

 

 红利类权益基金表现一般

庄正关注到,过去5年是红利类基金的黄金时期,像中证红利指数上涨28%,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11%。但2025年上半年,红利类基金开始业绩分化,平均收益表现平庸。相比于中证红利为代表的A股红利类基金的业绩,港股红利表现更好。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 (930914)上涨12.98%,同期中证红利(000922)下跌了1.58%,这导致上半年表现最好的红利基金是富国港股通红利精选混合A(021513),与此同时,股票型红利主题基金平均上涨仅2.25%,偏股混合型红利基金平均仅上涨3.43%。

值得注意的是,重仓港股红利的基金普遍金融股的比重很高,尤其是银行。

 

2025年下半年基金规模和业绩展望

庄正预期,2025年上半年的权益基金规模增长,固收尤其是债券基金规模缩水的情况,预计下半年仍将持续。权益基金规模增长情况在2025年6月的公募基金发行已初露端倪。

预计2025年下半年市场结构性牛市行情仍将持续,但对投资者来说并非说选对风格就能获得好的预期。就像上半年,成长风格里基金经理选择对了创新药,且能持续持有就能排名靠前;而一季度即使选对了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但二季度未能及时下车仍然可能业绩平平。譬如价值风格里,选择对了银行并持续持有可能排名靠前,但选择了煤炭并持续持有,即使煤炭股目前的股息率达到历史最高的7%左右,但股价下跌仍无法弥补股息收益,仍然可能导致基金净值排名靠后。我们认为下半年科技方向确定性的方向主要将体现在创新药的下半场和半导体行业景气度的持续上升。

随着经济逐步复苏,企业盈利改善,叠加周期股的低估值优势逐步显现,部分蓝筹股可能迎来估值修复机会,相关基金业绩有望提升。

至于红利股主题基金,看好重仓银行的主题基金。过去20年银行股有14年取得了超额收益。在低利率环境下,2025年银行股的超额收益更加显著。加之2025年5月证监会公开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强化了基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力,预计有更多主动管理权益基金一改以往低配银行股的做法,进一步增加银行股的配置比例。

(南方财经全媒体股市广播  关珊)


全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