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亿元对赌“压顶” 电商SaaS ERP龙头四闯IPO“困境求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雷晨   2025-05-28 05:00:00

在中国电商SaaS ERP市场,聚水潭以24.4%的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一。然而其资本之路却并不顺遂。

日前聚水潭第四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这距其2023年6月首次递表,已过去了近两年时间。

回溯至2020年,聚水潭顺利完成融资后,估值一路飙升至60亿元。在此期间,阿米巴、红杉、高盛、中金等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纷纷伸出橄榄枝,在公司发展的不同关键阶段注入资金。截至本次IPO前,这些投资机构合计持股比例约为47.2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深入了解发现,聚水潭与投资方签订了对赌协议。若聚水潭在2025年底前未能成功上市,或将触发高达31.44亿元优先股的赎回条款。该条款一旦触发,聚水潭将面临严峻的现金流考验。

SaaS ERP市占率第一

从财务表现看,聚水潭近几年收入持续增长。

2022~2024年,公司总收入分别为5.23亿元、6.97亿元和9.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1.9%。

其中,核心的SaaS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4.9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78亿元,占总收入比重始终保持在95%以上。

收入增长的同时,聚水潭也经历了从亏损到盈利的转折。2022年公司净亏损5.07亿元,主要源于研发投入和销售扩张;2023年亏损收窄至4.9亿元,2024年终于实现净利润0.11亿元。

招股书显示,聚水潭构建了覆盖全国的客户网络,由约2200人组成,涵盖销售人员、实施工程师和售后服务团队。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4年的相关收入计,聚水潭是中国最大的电商SaaS ERP提供商,占据24.4%的市场份额,超过其他五大参与者的总和。按2024年相关收入计,聚水潭是中国第二大电商SaaS提供商,占据7.1%的市场份额。

对赌协议压顶

虽然近年来财务表现持续改善,但坎坷的上市之路,让聚水潭仍面临对赌协议中约定的上市期限压力。

回顾公司创业历程,公司创始人骆海东在1995年获得上海大学理论电工专业硕士学位后,曾就职于晟讯科技和嘉兴麦包包,积累了较多ERP行业经验。

2014年1月,他与老同事贺兴建共同创立聚水潭,初期团队仅9人。

2015年,公司推出SaaS ERP企业版,涉足电商SaaS领域。

为筹备上市,聚水潭在2021年进行了重组。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获豁免有限公司,成为集团的控股公司,并通过一系列股权调整和架构优化,形成了以开曼公司为核心,下辖香港TrueValueLimited等中间控股公司,最终控制上海聚水潭等境内运营实体的架构。

重组过程中,原有股东的股权通过换股方式转入开曼公司,其中创始人团队通过BlackTea Limited等实体持有约52.79%的股份,阿米巴、红杉等机构持股约47.21%。

2023年、2024年,聚水潭多次冲击港股IPO,但均面临业绩亏损的压力。

与此同时,公司对赌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

记者注意到,聚水潭与现有股东订立股东协议,即对赌协议,明确了优先认购权、共同销售权、反摊薄权、股份回购权及清算权等股东权利。

2025年5月20日,公司与股东重新签订了协议,再次约定了投资者的知情权、优先认购权、清算权、登记权及赎回权。

根据协议,港交所退回或拒绝其IPO申请、公司撤回IPO、在IPO失效后六个月内不向港交所续期、或未能于2025年12月31日之前在联交所完成上市,投资者的赎回权则自动恢复。

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为31.44亿元。

换言之,若聚水潭未能在年底前成功上市,或将面临现有股东赎回带来的较大资金压力。

“尽管公司目前账上现金充裕(10.85亿元),但优先股赎回风险仍可能动摇投资者信心。因此,此次IPO不仅是融资需求,更是维系资本信任的关键一役。”有TMT领域的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多项风险犹存

除了对赌压力之外,在IPO背后,聚水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

首先,公司的技术迭代与客户需求适配压力始终存在。电商行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电商平台(如新兴直播电商平台)、商业模式(如社交电商)和营销渠道不断涌现,商家需求从单一订单管理向智能化决策、全渠道营销等方向升级。

2022~2024年,聚水潭研发开支分别达2.34亿元、2.34亿元和2.4亿元,占收入比例分别为44.8%、33.6%和26.4%。虽然研发的绝对值未曾滑落,但占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若未来研发效率不及预期,可能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

公司高度依赖单一第三方IaaS云服务提供商,2024年该供应商占采购总额的50.3%,为最大供应商。若该供应商出现服务中断、价格上调或数据安全问题,可能对公司平台的可用性、成本结构和客户信任度产生连锁反应。

公司还面临着竞争加剧与市场份额侵蚀的风险。尽管聚水潭在中国电商SaaS ERP市场占有率领先,但行业第二名以11.8%的份额紧追,且传统ERP厂商(如用友、金蝶等)加速向SaaS转型,可能凭借原有客户基础和品牌优势分流客户。与此同时,电商平台自研ERP产品(如阿里系)虽目前以互补为主,但未来不排除转向竞争,加剧市场争夺。

上述分析师表示,在电商SaaS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聚水潭需以技术为矛、资本为盾,在激烈竞争中巩固护城河。其长期价值不仅取决于短期IPO结果,更在于能否持续创新,成为电商数字化生态中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服务商。

而此次上市,除了对赌协议压力外,也是聚水潭化解上述风险的契机。招股书显示,其本次IPO募资拟用于强化研发能力、加强销售及营销能力、战略投资以及一般公司用途。

全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