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陈梦璇南沙报道
端午节前,在广州市南沙区黄山鲁的荔枝果园内,桂味荔枝果实已成长至拇指盖大小,进入果实膨大期,预计6月中旬成熟上市。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南沙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2025年,南沙区荔枝种植面积约1.4万亩,预计产量达 4000吨以上,主要分布在南沙街、港湾街和黄阁镇,品种以桂味和糯米糍为主,另有少量妃子笑和怀枝,预计6月集中上市。
在这一荔枝保果的关键时期,为保障荔枝供应质量,近期广州市农业农村科学院专家联合南沙区农业农村局,针对荔枝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开展调研,尤其关注荔枝蒂蛀虫发生情况并制定防治措施。
荔枝蒂蛀虫是危害荔枝、龙眼的头号害虫,防治不及时会造成荔枝大量落果和“粪果”,严重影响荔枝的产量和质量。广州市农业农村科学院乔燕春博士介绍,荔枝蒂蛀虫的危害与荔枝品种及果实成熟度关系密切。早熟品种受害早,中晚熟品种受害相对重。随着中晚熟荔枝第2次生理落果的落完,荔枝坐果趋于稳定。
从荔枝第3次生理落果至果实转色成熟,影响荔枝产量和质量最重要的是解决“一虫两病”(荔枝蒂蛀虫、荔枝霜疫霉病和炭疽病)的防控问题。从现场情况来看,调研的果园虫害防治情况较好,未在树间和落果中发现荔枝蒂蛀虫。
针对荔枝蒂蛀虫防治,乔燕春建议:一是精准预测,勤巡园,通过“摇树惊蛾法”或“落果化蛹进度法”提前预测蒂蛀虫危害高峰期,在高峰期来临前喷药防控;二是蛾卵双杀,由于蒂蛀虫繁殖速度快且世代重叠,成虫、幼虫和卵应结合虫情测报及时选用药物复配施用来同时防治;三是安全用药,注意交替轮换用药延缓害虫抗药性,严格遵循农药使用规范,避免农残超标;四是内外打透,药液需均匀喷施,重点覆盖果穗、叶片和树冠内膛枝干,发生严重的果园可以“扫施”地面。
乔燕春提醒,近期高温且降雨频繁,防治害虫同时要预防荔枝霜疫霉病和炭疽病等病害流行。果农要持续做好荔枝保果壮果,及时补充树体营养,减少落果,促进果实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