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三大指数低开盘中震荡弱势,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399975.SZ)下跌0.07%,该指数成分股中,国联民生上涨超1%,国信证券上涨0.63%,光大证券上涨0.5%,中信建投上涨0.31%。
相关ETF方面,深市规模最大的证券ETF(159841)盘中震荡一度飘红,现小幅下跌0.11%,溢价率为0.05%。资金流向方面,该ETF上个交易日(5月26日)净流入额为623.45万元,截至上个交易日,已连续6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净流入额为1.19亿元。该ETF最新流通份额为63.86亿份,最新流通规模为60.36亿元。
证券ETF(159841)密切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该指数聚焦了A股的大市值证券龙头,而且既有传统证券龙头,也有金融科技龙头性。证券ETF(159841)同时配置场外证券ETF联接基金(A:008590,C:008591)。
消息面上,5月26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一度升破7.17,最低至7.16,创半年以来新高。5月2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876,下调43点。截至发稿,人民币对美元回落至7.1888,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回落至7.1823。
据第一财经,今年以来亚洲货币和欧元多数对美元升值5%~10%,而人民币从年初到5月初的涨幅不到2%,近期人民币的补涨势头引发关注。近期,高盛将12个月美元/人民币的目标价调整至7.0,本周该美资投行又发布题为“人民币的复兴”的研报,其中提及,这意味着未来12个月人民币将有3%的外汇收益。从经验上看,当人民币(对美元和一篮子货币)升值时,中国股市往往表现良好,这与大多数亚洲新兴市场的交易模式一致。从行业来看,当人民币升值时,可选消费、房地产和多元金融(券商)板块通常表现优异,而防御性板块则表现相反。
华泰证券指出,中国的贸易条件明显好转,基本面层面,人民币有足够的“竞争力”,且2025年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而在去美元化的大幕初启的背景下,全球、尤其是亚洲资产大幅超配美元、低配本币这一实质意义上的“套利交易”势必经历结构性“再平衡”,这一过程中,人民币贬值预期或将渐渐消弭,甚至出现升值动力可能是题中之义。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