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居正:“南沙金融30条”进一步强化大湾区金融高水平开放的制度供给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庞成   2025-05-22 12:25:28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庞成广州报道

近日,《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简称“南沙金融30条”)正式印发,这是继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横琴、前海建设三个“30条”意见之后,国家给予粤港澳大湾区的又一重大金融政策利好。 

近日,由国务院参事室主办、广东省政府参事室承办的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广州举行。活动期间,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林居正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南沙金融30条”改革创新思路清晰,政策集成化、体系化水平较高,是中央层面给予大湾区金融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政策支持,使得大湾区形成了以南沙、前海、横琴为重要支点的金融开放格局。 

“我认为,‘南沙金融30条’的印发进一步强化了大湾区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制度供给。”林居正认为,接下来,要想将制度供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实际效果,还需要思考和解决三大关键问题。

一方面要解决内外要素资源双循环的问题。例如,“南沙金融30条”提出,坚持香港、澳门和内地“一盘棋”原则,一起统筹规划,一并落实推进,这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提法,但具体落实还需要明确一体推进的思路和方向。另一方面,则是如何使制度供给与强大的经济基础、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金融基础设施更好匹配的问题。

“第三则是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一跨境金融的核心问题。这是金融强国的首要目标,其意义可能远大于其他常规性的跨境金融创新举措,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应对百年变局、保障金融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必须承担起的根本性金融任务之一。”林居正说。

针对如何进一步优化粤港澳三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林居正建议要做好体制机制创新,并平衡开放创新与风险防控。“我建议,可以借鉴经济特区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积极争取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及其深度合作制定专门的法律,提供原则性的法治保障;同时给地方留有机动的余地,为跨境市场融合、要素流动和规则对接等创造基础条件。”

(剪辑:庞成)

全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