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伟泽香港报道
5月12日,安永发布“大湾区跨境养老的探索—— 融通、创新、未来”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在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中,跨境养老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粤港澳三地正在携手合作,在大湾区建立一个互联互通的养老生态圈。
安永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行业主管胡嘉丽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养老护理成为大湾区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内地、香港和澳门的工作人口所抚养的长期工作人口的数量预计在未来15年继续上升,尤其是在香港地区,到2050年,香港可能是世界上老龄化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医疗保健和老年人护理服务的压力将继续增长。这一趋势正在推动对健康护理和老年服务的更高需求。
对于大湾区养老领域的三地合作,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冯幸致指出,自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跨境养老系统建设取得了切实进展,特别是在医疗保健整合,老年护理等方面。例如,香港的老年人可以参与香港特区政府资助的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此外,老年储蓄计划以及相关保险正在推出,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是香港社会福利署自2014年6月起面向香港长者推行的社会福利政策,由香港社会福利署资助符合条件的香港长者在内地养老机构的食宿、护理服务及基本医疗等费用,有意参与该计划的长者须先经香港安老服务统一评估。自2020年起,该计划开始常态化运行。目前参与该计划的养老机构总数增至15家,所在的大湾区内地城市将增至6个(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中山、江门、肇庆)
胡嘉丽指出,内地与港澳在养老服务上可以资源互补。香港拥有先进的医疗保障资源以及高质量的老年护理服务,但由于土地供应有限,在住宿护理设施方面存在挑战。而内地则拥有充足的空间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但缺乏高端医疗资源。这些情况为双方合作提供了条件。
报告指出,尽管目前已经取得一些成就,但跨境养老目前仍然面临挑战,其中包括相关的政策与法规不成熟、个人养老金制度仍待完善、养老服务供求不一致以及养老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胡嘉丽举例称,内地在数据安全和隐私方面有较为严格的规定,这也就导致一些老人在跨境治疗的过程中,两地医疗数据无法共享,也就面临重复检查的情况。
为应对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报告建议粤港澳三地政府加强政策协调,通过政策引导等方式构建跨境养老保障体系,推动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的互认。
在金融领域,报告建议为跨境养老提供金融支持和市场规范,通过加大对养老金融产品的税收优惠,激励金融机构开发更多适合跨境养老的金融产品。同时,政府机构也应该完善养老金融立法,保障跨境养老金融服务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