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船”起航,深圳迎来科技文旅新地标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张晓慧   2025-04-30 15:14:16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张晓慧深圳报道

从空中俯瞰,深圳光明农场不远处,停落着一座“大飞船”——即将在5月1日开馆的深圳科学技术馆,农耕文明与现代科学技术在此处达成奇妙的和谐。

(深圳科学技术馆;摄/张晓慧)

据了解,深圳科学技术馆以“数字文明·创新·未来”为展示主题,设有“你好,世界”“美好生活”“智慧产业”“宇宙探源”四大常设展厅,意在通过数字化场景展示与体验,连接人们的生活、产业和前沿科技成果。

深圳科学技术馆馆长郑永春介绍,数字文明代表时代趋势,而通信科技则是实现数字文明的基础设施和核心动力,因此深圳科学技术馆选择以“通信科技”作为展览主线。

链接深圳科技资源

“这里将展示深圳有代表性的高科技企业的最新产品,比如你在这里可以见到深圳最先进的人形机器人。”郑永春介绍,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的第一个主题展览设为机器人,深圳机器人领域的代表企业将在这里展示最新研发的产品。

在深圳科学技术馆一楼的科技影视体验区,设置有3D、4D、LED、飞行、巨幕等多元影院,将科技融入电影之中,展示数字技术对影像的革新。

(深圳科学技术馆内部;摄/张晓慧)

2层到5层的四个常设展厅,则递进展示了通信科技对人们生活方式、产业变革及认识边界的影响。比如,实地构建人工智能大模型和人形机器人在交通、社区中应用的场景,展示信息技术帮助企业开发新材料、设计新药物的情形,以及展现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如何帮助人们探索极微观、极宏观的世界等。

除了与深圳的高科技企业合作展出以外,深圳科学技术馆也链接到深圳高校的科技资源。

4月30日,深圳科学技术馆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在深高校及科研院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郑永春表示,深圳科学技术馆将由多元主体共创,为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的科研机构提供展示的舞台。

深圳科技文旅新地标

深圳科学技术馆位于光明科学公园附近,比邻深圳国际美术馆,其外体由十万块深灰色金属面板拼接而成,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将之设想为“一艘未来主义的船只”。

该场馆总建筑面积达12.83万平方米,其中常设展厅面积为3.5万平方米,场馆设计以自然形态为灵感,借助深灰色金属外衣勾勒出“大飞船”造型。

深圳科学技术馆无疑也为深圳增添了新的旅游地标。4月15日,深圳全市加快旅游发展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打造世界级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挖掘深圳在区位、产业科技、经济特区等诸多方面资源,打造具有深圳特色和优势的旅游产品。

南方财经全媒体了解到,深圳科学技术馆设置了70多个打卡点,引导游览者探索。除此以外,深圳科学技术馆还有一些互动装置,可以让游览者参与其中,比如,“智慧产业”展厅的“复制一个你”装置,可以通过复制一个观众的头像并与之进行对话的形式,让观众了解数字孪生的基础知识。

在深圳科学技术馆,游览者“上”能体验探路者祝融号在火星上的工作环境,了解祝融号在火星表面的感知、移动和探测三大任务;“下”能通过直播系统与“奋斗者”号、“沧海”号的海底潜航员“对话”;同时也能看到超级大脑、航空发动机、乒乓球机器人等最先进的科技成果,“零距离”接触未来世界。

全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