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6 05:00:00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同时,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4%,好于市场预期,延续了去年以来稳中向好、稳中回升的态势,主要与抢出口继续推进、“两新”等政策加力扩围有关。特别是净出口对一季度GDP增长贡献率为38.9%,达到2009年有季度统计以来的最高水平。

随着4月以来美国不断升级其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全球经济正面临失速风险。新华社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22日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8%,较今年1月预测值低0.5个百分点。外需趋缓或将导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回落,这就需要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特别是要发挥内需主动力和稳定锚的作用。

其中消费的作用无疑更为关键。一季度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51.9%,高于去年全年的44.5%,而资本形成贡献率仅为9.3%。在出口拖累制造业投资、房地产市场仍待实现止跌回稳,以及基建投资面临项目饱和、投资收益率下降的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发挥作用的空间相对有限,因此本次会议明确要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具体来看,中央将从五个方面来开展工作。首先,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提振消费需改善收入,而中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更高。此前政府工作报告已明确,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后续需持续关注其他政策跟进情况。

其次,大力发展服务消费。服务业属于人力密集型行业,且收入分配更偏向于居民端,发展服务消费有助于改善就业和消费分配,因此也是较受重视的新增长点。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消费还有巨大提升空间和增长潜力,因此中央政治局会议还要求加大服务业开放试点政策力度,与促进服务消费的导向互相呼应。

第三,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此前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及时清理对消费的不合理限制,不得搞“一刀切”和层层加码。推动汽车等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预计部分地方的汽车限购政策将进一步松动。

第四,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对养老服务的刚性需求不断增加,而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服务消费市场也有巨大潜力。通过设立再贷款,可以引导金融机构向服务消费和养老领域提供资金支持,进而促进服务消费市场繁荣,切实发挥消费的拉动作用。

最后,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财政部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曾表示,为应对内外部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中央财政还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此次会议强调要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不排除年中会有政策调整,这也预示着“两新”仍有加力、扩围、提质的空间。

总而言之,此次会议对于外部冲击已有充分预期,要求扎实做好经济工作,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可以预期,消费既是既有政策也是增量储备政策关注的重点。可以说,以提振消费为重点全方位扩大内需,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外部冲击,也是切实转变发展模式,真正把消费作为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全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