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礼包“投资于人”,深圳福田厚植人才红利丨福气之地人才之田①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李金萍   2025-04-22 11:05:4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李金萍深圳报道

全国两会今年3月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以“投资于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全面释放人的创造力,各地正在涌现一批新做法。

4月21日,在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推介会现场,深圳福田区发布了《2025年新启程教育科技人才“五福礼包”》(简称《五福礼包》),共27条措施。

此次,福田率先推出全国首个“四维人才评价体系”,融合“成就制、积分制、举荐制、实效制”,让人才评价体系更加立体,给出投资于科技人才、投资于创新创业企业的福田模式。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以AI、机器人、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技术创新创业正在加速向中心城区聚集,深圳福田也在其中,并已悄然发展出超160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投资于人:从“学历论”到“成就制”

4月以来,“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招聘活动先后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启幕。广东的目标是,拿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4月21日,在福田区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推介会上,福田区发布《五福礼包》,推出27条措施,推动“投资于人”理念在福田落地。

(图/福田区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推介会现场)

此次,福田的相关政策中覆盖了各个层次的创新人才,并鼓励企业培养和引入人才。

对于大学校园,福田将鼓励该区65家重点企业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按每名实习生最高4500元/月的标准给予企业补贴;支持重点企业和知名高校开展硕博联合培养,企业每年可获得最高50万元资助,就读学生也可获得额外补助。对企业新引进入户且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国内外重点高校全日制本科、硕士毕业生,福田区将分别给予最高3万元、5万元生活补贴。

对于已就业人群,福田鼓励企业支持人才参加技能大赛、进行学位进修。其中,个人获得各层级职业技能大赛奖项的,最高可获得50万元补贴;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科研人才等在职攻读高校学科博士学位,将获得最高10万元的一次性支持。

除人才补贴支持,福田在人才评价体系上改革,更为引人注目。

去年,福田区在全国率先推出“成就制+积分制+举荐制”三维人才评价体系。今年,福田将其升级为“成就制+积分制+举荐制+实效制”四维人才评价体系。

其中,成就制除了对取得国际公认专业成就、入选上级政府人才计划、获得重大奖励等的人才进行直接认定外,还打破地域、劳动关系限制,将工作关系在香港、实际在内地办公的境外人才纳入认定体系,率先直接认定香港“高才通”“优才”,实现顶尖及香港人才“即来即享”。“积分制”是指引入社会、市场、用人单位、第三方等评价主体,打破单一评价指标,从教育背景、紧缺程度、用人单位评价等12个维度进行积分,让青年科技人才应享尽享。“举荐制”是指拓宽人才认定渠道,实现特殊人才应识尽识。

今年新加入的“实效制”评价维度,则将人才制度评定还给相关主管部门,让其结合实际,制定支持本行业本领域人才发展的专项措施。

记者了解到,以河套深圳园区为例,首批近80人的人才认定工作中,有超过一半的人才申请了“积分制”。他们大都是4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通过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积分制”人才评价体系,他们被评定为人才并获得认定证书。

“获得福田英才人才认定后,为其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诸多便利。”深圳鲲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首席运营官王少军是首批获认定的福田英才之一,他说,比如在工作方面,人才驿站可为其提供研发、财务、法务等政策咨询等诸多服务,对企业开展相关活动助力颇多;在生活方面,可享受通关(去香港)便利、人才房、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优惠政策。

从招才引智到优化现有人才评价体系,这背后事实上是福田区在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对人才的旺盛需求所驱动。

“将发展资金资源投入到人的发展和保障上,将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二级教授、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首任执行院长叶裕民表示,中国正处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时期,对熟知先进制造技术、新型材料性能、信息化技术等高端劳动力的需求巨大。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在《向心城市》一书中指出,创新需要有高浓度、高密度的协同网络,创新人群只有高频次的交流,才能在思维碰撞下激发创新,才能催生创新经济蓬勃发展。

投资于企:CBD与实验室的“化学反应”

对人才扶持,是科技回归都市,全球城市再中心化的共同选择。

越来越多的科创企业和人才在城市空间中集聚,特别是在大都市中心城区集聚的新趋势。接连研发出ChatGPT、Sora颠覆性创新的OpenAI公司诞生在旧金山市中心最古老的社区就是最好的实例。

这些产业以AI、机器人、生物医药等为主,对用地需求不大,但对人才需求旺盛。在此情况下,中心城区满足了科技人才对于工作、消费、社交、文化、居住、旅游乃至历史文脉和自然生态等多元交互的都市化生活状态的需求,成为了科技创新企业的加速孵化器。

福田是深圳的行政、金融、文化、商务和国际交往中心,同时也是集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于一体的河套深港科创合作区所在区,也拥有智能终端、新能源、软件与信息服务这三大千亿级和生物医药等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既有科技人才需要的烟火气,也有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丰富的科创资源。

在此背景下,福田区需要瞄准科创回城的主体科创型中小企业,加速其回城,投资培育出下一个可能颠覆行业的创新企业。

本次《五福礼包》也聚焦科创型中小企业在“开办—办公—融资—容错”的全生命周期全流程体系,推出了多元创新举措,为其发展赋能。

其中,在企业开办阶段,福田区一方面依托“福i企”平台,将政务、法律、税务等常见的企业办事事项,一键直达;另一方面对于必须线下办理的事项也将由“上门办”服务团队支持,让企业少跑腿。

同时,针对创业阶段必要的办公场所和融资等生产要素,福田推出“零租”创业空间;福田政府投资基金对创业团队给予最高一次性1000万元资金支持;新增1000亿元贷款授信规模,为其提供个性化金融产品等。

今年全国两会,“壮大耐心资本”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圳更进一步提出“大胆资本”概念,支持国资基金大胆试错。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近日透露,深圳将对政府投资基金和国资创投机构的考核机制进行优化,探索建立尽职免责相关制度,不以单一项目的亏损或未达考核标准对投资行为全盘否定。

在此背景下,福田区也为初创企业建立了容错机制,提供贷款、基金、保险、法律援助等多元助企方式,助力企业重新启程,包括给予不良贷款本金最高50%的风险补偿,年度最高5000万元;对符合福田区产业发展的早中期项目给予1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的培育引导型投资,符合条件的项目允许最高100%的亏损;创业失败的团队可申请最高赔付200万元的科技研发费用损失和科技成果转化失败保险等。

除了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创业发展,福田区也关注到正在高速发展的瞪羚企业以及独角兽企业培育,在最新的政策中,福田区提出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赛道,通过“孵化—成长—跃升”全链条培育行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协同”发展格局,构建完善的独角兽等高质量企业发现机制和培育的良好生态,到2027年,计划累计培育瞪羚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不少于70家。

最新官方数据显示,福田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0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67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家,近三年数量增长7.6倍。

2025年,福田区正以“都市科创”重构产城关系,在寸土寸金的CBD,福田区将推出一系列的产业空间,吸引AI、生物医药等科创企业集聚,让CBD与实验室产生“化学反应”。

全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