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长企业|中铁华联:建筑与光伏“跨界”融合,打造城市“绿色发电厂”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程浩   2025-04-17 17:26:3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程浩东莞报道

作为制造业大市,东莞工业企业众多,工业厂房鳞次栉比。如何“唤醒”工业屋顶,产生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当前,在房地产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众多建筑类企业开始探寻新的发展路径。分布式光伏,这一新兴领域近年来成为新宠。

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分布式光伏市场前景被广泛看好。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3.7亿千瓦,是2013年底的121倍,占全部光伏发电装机的42%。这一预测无疑激发了市场和投资者的热情。

对于跨界进入分布式光伏新能源领域的建筑企业来说,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考验的是成熟的产业链。

作为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中铁华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华联”)近年来加快布局绿色能源领域,子公司华晶新能源打通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全产业链,形成了从设计、报建到验收、运营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目前中铁华联已经向全国范围内的多个工业园区输出了分布式光伏电站,新业务在公司总营收中的占比迅速提升,分布式光伏电站已成为中铁华联的“第二增长曲线”。

探索建筑与光伏跨界合作

光伏发电可分为集中式光伏发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当前,分布式与集中式并举发展态势明显,分布式光伏发电已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我国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经济实用性不断增强,开发规模屡创新高,实现了大规模跨越式发展,在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3.7亿千瓦,是2013年底的121倍,占全部光伏发电装机的42%,2013年这一比例仅为16%。发电量方面,2024年分布式光伏发电量3462亿千瓦时,占光伏发电量的41%。

工程建设和光伏电站,看似并无关联,但事实上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安装需要优质的施工团队作为保障,这就使两个行业走到了一起。

今年1月8日,中铁华联在广东股权交易所挂牌上市。受访单位供图。

在东莞成立十余年来,中铁华联主营业务集中在工程建设领域,具备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等18项二级资质,在东莞建筑行业小有名气。

在工程业绩方面,中铁华联曾先后完成了东莞徐福记新一厂、宁乡市民之家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涵盖房建、市政、安装等多个领域,凭借卓越的工程品质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与赞誉,逐步在行业内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发展成为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

“虽然我们对光伏发电技术不了解,但光伏发电项目需要的土建、机电等技术,都是中铁华联的优势,我们为什么不尝试着自己搞呢?”中铁华联总经理符正安介绍,公司拥有一支强大的研发团队,致力于建筑工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目前公司已获得21项专利,这些专利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效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为公司在行业内赢得了技术优势,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符正安介绍,分布式光伏具有就地就近开发建设、就地就近消纳利用的优点,投资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成为中铁华联新的发展方向。

有了新方向,中铁华联并没有立即上马项目,而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去了解光伏行业,从前期手续报批到光伏组件的品牌、渠道,再到后期运营维护等,连如何设计、搭建光伏板支架也做了详细的调研。

“从发展环境看,光伏组件价格从2013年的5元/瓦左右降至目前的0.7元/瓦左右,包括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内的新能源已全面进入平价无补贴市场化的发展阶段。”符正安说。

符正安也坦言,分布式光伏发展也面临接网消纳受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风险挑战加大、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规则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爆发式增长,接网消纳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矛盾,迫切需要调整管理思路,探索源网荷储协同发力,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又好又快发展。

开启企业“第二增长曲线”

中铁华联董事长武丽君介绍,在行业竞争加剧、市场近乎饱和的背景下,公司把眼光转向前景更为广阔的新能源板块,公司管理层敏锐地察觉到新能源产业的巨大潜力和发展机遇,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储能领域。

图为中铁华联在东莞部署的工业园分布式光伏项目。受访单位供图

与大部分竞争对手不同,中铁华联将分布式光伏电站的业务锁定在工业园区企业这个细分领域,因为这是它最为熟悉的客户群。

武丽君认为,在分布式光伏领域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通过科学选址、优化设计以及高效运营来最大化收益。目前中铁华联成立了子公司广东华晶新能源有限公司,并与东莞及周边城市工业园区展开紧密合作,积极争取期限更长的订单。

根据中铁华联测算,一个投资300万元的1兆瓦发电项目,使用年限可达25年,而3年半就可以回本。

目前,中铁华联已培养出一支30多人的光伏发电项目精细化管理团队。武丽君介绍,中铁华联在2025年1月8日于广东股权交易所挂牌上市后,进一步加快了新能源板块的发展步伐。

在光伏发电领域,中铁华联凭借自身在建筑施工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优势,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预计2025年华晶的业务量将达到3000万元以上。

中铁华联的业务结构也开始优化,已经向全国范围内的多个工业园区合作伙伴输出了分布式光伏电站,新业务在公司总营收中的占比迅速提升,分布式光伏电站已成为中铁华联的“第二增长曲线”。截至目前,光伏发电项目意向及签订订单占总营收的比例上升至30%。

光伏电站建成后,智能化的运维管理很有必要。在中铁华联的一块智慧大屏上,这些直观的柱状图和各类实时数据随时都在告诉管理人员电站的运行情况。

在产能规划方面,中铁华联制定了清晰的目标,计划2025年产能达到50兆瓦,2026 年提升至100 兆瓦,2027年力争达到200兆瓦,在新能源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公司与上下游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探索了一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合作模式,打造一条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经过持续探索,中铁华联已打通从设计、报建到验收、运营的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全产业链,目前正着眼于新能源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积极开拓光伏储能电站、智慧充电站(桩)、区域集中式能源站等业务板块,致力于发展成为一家光伏新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

“未来中铁华联将立足建筑业主业,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加快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武丽君说。

高成长企业东莞联合调研单位:

广东股权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粤港澳大湾区高成长企业俱乐部东莞分部、东莞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东莞市专精特新企业联合会、东莞市私募基金业协会、东莞市宏阳科融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全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