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魏彤广州报道
3月28日下午,2025数字创意大会:“游戏出海智领风潮”——游戏产业发展与创新趋势活动在广州羊城创意产业园举办。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工委副秘书长郑南出席活动并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国游戏出海的情况特点、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为12163.35亿元,同比增长3.31%。全球移动游戏市场规模为人民币6355.69亿元,同比增长4.83%。
其中,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中国游戏企业在出海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创新与拓展,使自主研发的游戏海外收入在连续两年的下降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美国、德国和英国游戏市场的收入由去年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且增幅较大。
在全球主要出海移动游戏市场的产品中,日本、德国市场的中国游戏海外发行商数量出现增长。整体看,中国在主要出海地区的发行商数量已经趋于稳定,对于相关地区积累了丰富的研发与运营经验,同时在全球主要的海外移动游戏市场流水Top100的产品中,中国游戏产品数量均呈现增长的趋势。
“这充分说明现有的中国出海游戏企业对于当地市场的特征已相对了解,每年能够稳定的推出契合当地用户需求的产品。”郑南说。
2024年,国产自主研发移动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中,美国、日本和韩国占据前三,合计占比为57.27%,虽然同比略有下降,但是依然是主要游戏出海市场。同时,东南亚、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对于高质量游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正成为中国游戏出海的新增长点。
品类方面,策略类游戏一直是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营收的主要类别。2024年,在中国自主研发移动游戏海外市场收入前100的游戏当中,策略类游戏占比41.38%,占据首位。同时,休闲类游戏在海外收入也迅猛增长,小游戏凭借其规模小、玩法简单、易于上手等特点,逐渐成为出海黑马。
技术创新同样不可忽视,云游戏跨平台技术、新兴技术为游戏出海创造新机遇,打破了设备和地域的限制,让玩家能够快捷地体验游戏,先进的游戏引擎图形渲染AI技术等方面,我们中国游戏企业也在不断的探索。许多国内游戏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在游戏引擎技术上取得成果,提升了游戏的画质和流畅度。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众多的厂商纷纷出海,海外市场的本土游戏研发商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使得市场变得非常的拥挤。
“全球游戏市场现在不能说是一片红海,但起码也不再是蓝海,各国游戏公司也在争夺各自的市场份额,中国游戏企业要想突出重围,不得不下大功夫。本地化就是其中一大的挑战。”郑南表示,“不仅仅是语言问题,还有很多文化习俗的差异。想要在全球各地受欢迎,就要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做好本地工作。同时,还要培养具有全球化思维和本地化运营能力的人才,解决本土人才缺失的问题。”
在郑南看来,从当前的出海方式来看,技术驱动创新是大势所趋,AI的发展会给游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AI在游戏中的开发、运营、客服等环节的应用更加广泛,不仅能够提升开发的效率,还能够优化玩家体验,甚至能够为游戏带来全新的沉浸式体验,开拓新的游戏市场。
此外,移动游戏的出海格局也发生一定的变化,中轻度游戏出海成为新的风口,一方面随着我们全球游戏市场增长放缓,许多游戏厂商开始转变策略,倾向于开发更加简单,成本更低,开发周期更紧凑的中心度游戏,降低风险成本,尽快获得投资回报;另一方面由于用户的游戏时间更碎片化,中轻度游戏更易上手,轻量级玩法也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郑南总结表示,中国游戏出海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技术的迭代、市场的持续拓展和企业的不断创新,中国游戏将在全球市场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