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副市长带团访沪:欧洲第一创新中心如何助推科技企业全球化拓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赵娜   2025-03-28 15:51:0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赵娜上海报道

“与中国伙伴的合作非常愉快,大家非常友好也非常热情。”3月16日至21日,伦敦副市长霍华德·道博(Howard Dawber)带领十余家英国高成长科技企业组成的贸易代表团访问深圳、香港和上海。

上海是道博带团来华的最后一站。这天一早,他受邀与英国企业的创始人和高管们参观了上海总商会和天后宫,后陪同企业在由普利茨克奖得主英国诺曼·福斯特事务所设计的苏河湾中心进行项目路演。回顾数日行程时他表示:“我们带着来自英国的企业代表团来到这里,正是基于双方即积极又不断更新的伙伴关系。因此,我对未来的前景充满信心。”

(Howard Dawber一行在苏河湾参观)

去年以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伦敦发展促进署(London & Partners)团队多次交流。今年3月,在以“苏州河对话泰晤士河”为主题的中英科技企业交流会上,我们得以现场聆听道博与英国创业者们,共同介绍伦敦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生态。

道博形容自己为一位时常坐中国制造的公交车上班、用中国产手机和电脑的伦敦人。此次他带领的企业家代表团,是近年来“伦敦国际加速器项目”到访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支企业代表团。

五天三城的访问中,这位主管商业和发展的副市长先生陪同科技企业创始人和高管们到访大型科技企业、参加孵化器活动,和中国城市的主管领导、企业家、投资人和行业专家们展开深入交流。

持续优化创业生态系统

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枢纽,伦敦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持续发展,也是当之无愧的欧洲创新中心。

在Startup Genome发布的《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报告2024》中,伦敦是仅次于硅谷、与纽约并列的全球第二大创业生态系统。报告显示,2023年伦敦初创企业融资规模突破129亿美元,与巴黎、斯德哥尔摩和柏林三城总和相当,2024年前三季度更吸引124亿美元风险投资——这相当于每天有超过450万美元流入伦敦科创企业,彰显着这座首屈一指的欧洲创新中心的吸引力。

道博在交流会上尤其介绍了伦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伦敦有1300多家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成长企业,比纽约还多,甚至比法国和德国的综合还多。”他分享着中英两国在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的广阔合作前景,“十年后,我们将拥有基于这项新技术而诞生的全新企业,并且这项技术一直在进步。我对未来非常期待,也很兴奋。” 

根据伦敦发展促进署和分析机构Dealroom在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伦敦人工智能企业的融资总额创下历史新高,占区域内总融资额的32%。总部位于伦敦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在2024年筹集了创纪录的35亿美元投资,比2023年筹集的23亿美元增长52%,比2022年创下的前一个纪录的29亿美元高出21%。

截至当前,伦敦已培育出120家独角兽公司,其中8家公司在2024年成为独角兽。不仅如此,总部位于伦敦的创业投资机构完成了规模99亿美元的新基金募集,这几乎是2023年募资总额的两倍,接近回到2022年110亿美元的水平。

不仅如此,今年2月,伦敦发布《伦敦增长计划(London Growth Plan)》。增长计划概述了加速首都经济、释放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机器人、清洁技术、量子计算及创意产业等领域增长潜力的重大机遇,并提出实现计划增长目标的诸多优先事项。

记者了解发现,伦敦提出的优先事项包括将助力打造环绕首都的“产业创新走廊”,通过提供新空间、设施与基建支持创新蓬勃发展,拟议的“伦敦科技与包容增长基金”可为高增长中小企业提供最高1亿英镑贷款及股权融资。在招商引资与推广方面,伦敦将牵头实施地方政府养老计划的国家改革,探索建立大型联合基金投资于鼓励创新的领域,计划内容包括支持新建量子技术孵化器 、推动“伦敦生命科学周”成为行业全球盛会和探索建立新商务访客中心等。

“各种规模的企业都是伦敦经济的命脉,伦敦科技和包容性增长基金等措施将有助于它们增长并吸引投资。”伦敦工商会首席执行官卡里姆·法特希爵士(Karim Fatehi OBE)表示。他尤其赞赏增长计划对技能的关注,“这将能为伦敦居民提供行业相关的培训、就业和职业支持。这项包容性战略将确保伦敦经济成功转化为全民繁荣。”

推动全球创新要素流动

道博的另一个身份是伦敦发展促进署主席。伦敦发展促进署由伦敦市长办公室支持设立,是推动伦敦实现经济增长的官方机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伦敦发展促进署通过免费加速器计划Grow London Global支持伦敦公司在全球范围拓展业务增长机会,同时伦敦发展促进署在通过美国、欧洲、印度和中国的海外办事处,为希望进入伦敦市场的国际企业提供更多支持。

在推动伦敦企业全球化拓展方面,比如本次道博带领的14家英国企业,即涵盖了⾦融科技、⼈⼯智能、可持续和创意科技等多个⾏业,来华访问的主要需求包括解政策和监管框架、推广产品和服务、建立本地伙伴关系、寻求投资和加速器等。

(英国科技企业代表进行路演)

在支持中国企业赴伦敦开展业务方面,道博表示:“伦敦始终敞开大门。我们是一座包容开放的城市,这里已聚集了规模庞大的华人社群。”他赞许中国企业为伦敦带去了就业机会和中国专家,并举例,“面向消费者的业务可以在伦敦很好地发展,比如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全球速卖通是阿里巴巴旗下的面向国际市场打造的跨境电商平台。英国零售行业媒体援引市场分析机构数据显示,全球速卖通在英国黑五大促期间的访问量增长超过140%,超越Temu成为英国消费者最喜爱的黑五零售商之一。

伦敦发展促进署外商直接投资负责人尼尔·布里格登(Neil Brigden)在去年9月的采访中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的团队一直以来都有规律地拜访中国城市和企业,支持他们更好地了解英国并尽快融入伦敦的科技创新生态。谈到伦敦作为创新中心的特点时,他表示,“这里的(创新要素)密集度和集中度如此之高,能够为创业者提供从企业创办到规模扩张所需的一切。”

然而,在不熟悉的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并非易事,即需要了解当地的法规和习俗,又得能找到当地最优秀的合作伙伴。道博在本次采访中进一步表示,“企业(拓展海外业务)需要好的指引,伦敦发展促进署就是这样一个支持企业落地的机构,同时服务于希望在英国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和希望到中国发展的英国企业。”

“中国企业的一些创新成果让我们感到非常兴奋,这些创新可以在伦敦立刻得到应用。英国的大学也有一些优秀的创新成果,对不少中国企业和城市同样有应用价值。”回忆着五天的中国城市旅行,和刚刚结束的沪上City Walk,道博说, “英国和中国城市之间有着大量的对话机会。双方都面临着相似的挑战,也分享着共同的机遇,这为我们之间的合作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全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