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遇带状疱疹“痛上加痛”,如何破解糖疹共病困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闫硕   2025-11-28 11:08:2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闫硕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在人体感染水痘后,病毒会潜伏在神经节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身体免疫力下降,病毒会活跃起来,引起病症。

而当年龄因素叠加慢病时,带状疱疹的危害性会进一步加剧——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后,其严重程度高于非慢性病患者,且带状疱疹会影响慢病控制。以糖尿病为例,数据显示,24%的糖尿病患者在罹患带状疱疹后血糖控制恶化,同时,糖尿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比一般人最高可高出6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糖尿病与带状疱疹的共病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挑战。多位医学专家及基层卫生管理者近日呼吁,应推动临床管理从“单独控糖”升级为“糖疹联防”,通过医防融合、疫苗接种等科学手段,为中老年慢病人群构筑健康屏障。

事实上,国家“十五五”规划已明确将糖尿病等慢性病作为防控重点,强调多病同防同治。国家卫健委在近期参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新闻发布会时,也明确提出,在“十五五”期间,以糖尿病等慢性病作为攻关和突破的重点,强化多病同防同治,进一步提升健康产出的效率和效果。

警惕带状疱疹加剧慢病负担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是一种常见皮肤病。数据显示,超过90%的成人体内潜伏着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约1/3的人一生中会罹患带状疱疹,50岁及以上中老年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均为高风险人群。

除了皮肤损伤外,疼痛是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可贯穿整个病程,其痛感常被描述为如灼烧、电击、刀割、针刺、撕裂般。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更常见且多为重度,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导致焦虑、睡眠障碍,甚至永久丧失自理能力。

另外,相较于年轻患者,老年患者更容易罹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而PHN会进一步导致患者药物依赖、抑郁。可以预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带状疱疹将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当年龄因素与慢性病叠加时,带状疱疹的危害性将进一步放大。相较于非慢性病患者,慢性病患者感染带状疱疹后的病情更为严重,且该疾病会对慢性病的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以糖尿病患者为例,一旦糖尿病叠加带状疱疹,这一恶性循环会被迅速激活,不仅让糖尿病患者痛感更强,患PHN风险也增加,还会因剧烈疼痛可能引发的应激反应,导致其血糖升高。数据显示,24%的糖尿病患者在罹患带状疱疹后血糖控制恶化。此外,糖尿病与并发感染可形成恶性循环——感染导致难以控制的高血糖,而高血糖进一步加重感染。

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带状疱疹的治疗多以抗病毒及对症治疗(镇痛)为主,许多患者的治疗要经历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这不仅关乎患者身心健康,还会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照护负担。

“对患者而言,带状疱疹的患病过程太痛苦了。为此,建议高风险人群要树立‘主动预防优于被动治疗’的观念,通过接种疫苗等科学手段提前干预,避免带状疱疹带来的多重健康威胁。”樊碧发说。

共病联防阻断糖疹恶性循环

目前我国正面临每年逾2.3亿糖尿病患者与每年超过600万带状疱疹病例的双重挑战,而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庞大的糖尿病患者基数将持续扩大,与之相对的是年龄增长带来的免疫衰老趋势,糖尿病与带状疱疹的共病问题日益严峻。

然而,许多患者及家属只关注“控糖”,却忽视了糖尿病作为一种系统性疾病对免疫功能造成的长期损害。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削弱免疫细胞功能、损害周围神经与血管,导致机体防御屏障出现“缺口”。这使得糖尿病患者不仅面临心脑血管、肾脏病等并发症的威胁,也更易被潜伏的病原体趁虚而入,其中,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发的疾病风险尤为突出。

正值秋冬季节,中老年人尤其是本身罹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也同时面临带状疱疹、流感、肺炎球菌性疾病等感染性疾病的风险。

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晓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鉴于糖尿病与带状疱疹之间的共病机制,临床管理思维亟需从‘单独控糖’升级为‘共病联防’。在临床管理路径中主动纳入对带状疱疹等共病风险的评估与预防指导,比如在患者血糖控制稳定时,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对糖尿病患者管理自身基础疾病、减轻感染性疾病的叠加负担,有着积极意义。”

面对糖疹共病的恶性循环及治疗局限性,“预防先行”与“医防融合”已成为构筑中老年慢病人群健康防线的核心战略。这一战略的有效落地需要各方协同参与,在社会层面,要求公卫体系与临床体系强化联动,将共病预防关口前移至社区;在个人层面,则要求中老年及慢性病群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科学预防纳入个人健康管理方案,做到主动联防。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林财威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社区医生的关键职责之一,就是进行精准的健康教育和个体化指导,助力扭转‘得了慢病就只能被动应对’的观念。我们也建议广大中老年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在病情稳定期,可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其他专科医生咨询,可考虑疫苗科学接种来降低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

全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