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电影周将于10月19日在深圳大学(粤海校区)正式启动。本届电影周以“少年驭光,帧见未来”为主题,集结粤港澳三地影视资源,通过“广州—深圳”双城联动,为大湾区青年电影人搭建集创作、展映、交流于一体的专业平台。
启动仪式将在深圳大学演会中心举行,电影周艺术顾问、知名演员张颂文将携手粤剧名家曾小敏与1800名高校学生代表共同启幕。曾小敏将现场演绎粤剧电影《白蛇传·情》推广曲,展现传统戏曲与影视艺术的创新融合;开幕式还将放映中国首部8K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导演朱翌冉将亲临现场,分享“中国太空美学”的创作理念。
青年演员周政杰受邀担任本届电影周及第21届广州大学生电影展推广大使。他曾出演《志愿军:浴血和平》《蛟龙行动》等多部作品,其青春阳光的形象与电影周的年轻化定位高度契合。
“造梦场”展映:光影进校园,主创零距离
电影周核心板块“造梦场”系列展映以“一出好戏”为主题,采用“电影进校园+学生进影院”双线模式。自9月16日在广州塔金逸影院成功举办首场活动后,10月至11月期间,《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夏雨来》《谯国夫人》等多部影片主创将走进校园,与师生面对面交流。
三大征集单元:让青年才华被看见
本届电影周设立影评、剧本、短片三大征集单元,面向内地及港澳、东南亚高校学生开放。其中,“文本场”单元鼓励创作聚焦大湾区题材的剧本,获奖作品将有机会获得业内公司孵化支持。
据悉,第一届电影周优秀剧本《207B》已完成拍摄,并入围第22届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展现出该平台对青年影人的实质性推动。
专业赋能:大师课、训练营、海报展多维助力
为提升青年电影人的专业素养,电影周设置“碰撞场”电影大师校园行及“青创营”创作训练营,邀请国内外资深电影人、学者、市场专家授课指导。同期举办的“光影回顾——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优秀粤产影片海报展”将巡展广州、深圳高校,系统呈现从1959年《渔岛之子》到2025年《长安的荔枝》的粤产电影发展史。
“电影+”跨界联动,拓展产业外延
电影周还创新推出“电影+”系列活动,组织港澳学生代表探访电影取景地、科研机构,联合本地商户及抖音等平台推出票根消费优惠,推动电影衍生消费,延伸影视文化产业链。
11月1日,电影周闭幕式“电影之夜”将在华南农业大学举行,届时将揭晓各类奖项,见证青年影人的荣誉时刻。
本届电影周在广东省电影局、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澳门文化局等单位指导下,由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广州市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香港会员分会等机构联合主办。通过九大活动板块的有机整合,电影周正逐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电影人才培育与作品孵化的重要阵地。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