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场应该没有几个人提前预判市场周二会放大量强势大涨,本栏在前面分析准确提到周二会出现“一根巨量长红大涨的日K线横空出世”,而且会因为“跌深而出现一波中级反击涨势”,果然真的出现了,大行情来了。
本栏前面分析详细谈到运行到周二会出现转折反转,周二的大涨,对本栏来说并不意外,虽然是这么凑巧,增量大涨恰到好处,而且是一日不差,并非【麦氏理论】精准,而是经由市场的归纳统计后找到准确解读市场的操作模式。
前面多次分析强调,2024年5月21日持续缩量下跌的时间周期,最长会达到80~88天。果然,第80天在9月10日,第88天就在周二,A股就这样反转大涨。
周二上证指数大涨4.15%,成交额达到4428亿元,超过2024年7月31日4189亿元,稍微比2024年5月20日4488亿元略小。深证成指大涨4.36%,成交金额5285亿元,成交金额比前面没有明显扩大,但成交手数大幅度扩增,显示低位周期构建低价滚量换手更有利于后市的上涨。
本栏一再强调,会有一次巨量长红大涨超过2024年8月30日上证指数收盘2842点,周二一口气直接突破。周三更一举将指数拉高越过2024年7月31日收盘2938点。这样的大量突破,关键是前面两次构建的凹洞量,正是【麦氏理论】强调的“横向扩底凹洞低位底部量”形态特征的论证,这一次完全验证。
没有任何一种分析方式可以确认保证那一天会大涨特涨,从来就没有那种分析方法模式可以事前预判行情走势。【麦氏理论】一样做不到,只能说“依照过去的数据统计归纳得到的论述”,但不能以为这样就可以确保当天就是大反转的出现,或可以同样复制下一次的行情,每一次都是独一无二。
成交量是重要的推导论述分析判断基准,从增量到缩量后构建的增减量演变就应该如此,但最重要的检测论证分析判断在于均数量线。市场一般会更加关注成交金额,真正影响盘面涨跌演变在于成交手数。
比对周三沪市成交金额5167亿元,它并没有比2024年4月29日成交金额5549亿元及更早之前2月28日5766亿元还大,但周三的成交手数大幅度超过前面周期的成交手数。进一步对比2024年1月25日到2月19日的成交手数量,您可以清楚发现成交手数才是最重要的关键变数,并非成交金额。
成交量的演变好比飞机起飞前必须滑行到飞机跑道准备起飞。飞机在跑道起飞前会加速引擎发力,然后才加速推升到起飞。重点不在起飞,而是起飞前的蓄势待发,成交量一样构成蓄势蓄量后再到放大量启动。
采用【麦氏理论】设定的20~40~80日均数量线压缩到前面周期的低位量,就具备随时启动上涨的基础条件。正如前面本栏分析时谈到的“时间周期、压缩量再到横向对比前面低位量水平”,这三个基础条件是解读量潮涨跌要件,这是分析基础。
周二及周三的增量是瞬间放大量,市场通常会将它解读为政策利好的因素,但本栏前面的分析谈到,是因为持续压缩量到临界点,造成市场陷入极低位状态后自然而然会出现政策利好。通常,政策利好是因为股市跌到低迷阶段,如果没有下跌就不可能会有利好的出现。
放大量大涨后的行情要注意几个演变:
一是以量破价后成交量会滚滚而来,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增量而涨,正因为量潮持续不懈,所以价格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突破任何关卡压力,形成见关不是关,见压不是压,关关是关关过;
二是均数量线通常会进行3~5~8~11天后的运行,然后进入20~22天,再到40~44天。显示未来还有不少于38~42天的增量滚动运行,直到释放超级大量拉高大涨后结束;
三是由权值权重股率先拉抬,正如前面本栏提到的概念,依据流通市值排行榜的板块排列而下,银行、酿酒、电力、证券到石油石化板块。股票市场中的证券板块不涨,其他板块的上涨只会是一时半刻,无法持久;
四是一些市场性十足的个股会趁势而起,也会因为市场利基创造的大好时局,会引发一轮投机性炒作,不管是哪一只个股,只要有资金介入炒作就会一飞冲天,而且会是一口气连续数天的大涨,随时关注。
就成交金额比较,深证成指的成交金额略微偏少,但成交手数明显扩大,说明大量换手集中在筹码的有效滚动与换手后锁定,其中创业板市场的走势会更具有与魅力,市场的暴炒会集中在这里。
A股再次雄起已经确认,不要怀疑。要摒弃前面弱势下跌的思路,转变成多头涨势思维大胆跟进盘面的强势股。不要在意大盘的涨跌变动,将操作集中在个股上才是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