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客流量高达10万的广州塔如何精准管理?揭秘背后“支配”的黑科技应用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伍素文   2024-06-21 21:33:09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伍素文广州报道

6月21日,第13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开幕。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在当天下午的数字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举行数字广州创新实验室成果发布会,发布了广州市首批16项“数据要素×”成果案例。

这些案例覆盖了国家《“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全部12个行业和领域,从智慧工厂到数字农业托管,从粤港澳大湾区科研科创数据跨境互通到医检结果互认,从赋能自动驾驶的智慧交通“新基建”到政务服务数字人智能导办,展示了数据在广州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转化能力。

其中,广州市海珠区的“智塔慧巡”城市治理应用是入选城市治理领域的成果案例之一。

“当前,海珠区正全力推进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广州塔是珠江沿岸最知名的地标,我们希望以‘绣花功夫’将广州塔片区打造成世界级滨水城市客厅。而‘一网统管’的服务管理理念,为我们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局选取广州塔景区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试点,打造了‘数联、物联、智联’的广州塔片区智能化管理平台。”海珠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孔冬冬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等在场媒体采访时说。

据了解,广州塔景区日均客流量曾超过10万人次,多个不同层级的单位承担着不同的管理任务,如何有效整合各类工作力量做好服务管理?

在孔冬冬的介绍中,基于广州塔精准管理需求而开发的“智塔慧巡”应用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从支撑技术来看,“智塔慧巡”平台以数字孪生底座为基础,融合了腾讯云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感知等多项前沿技术,建成海珠区首个数字孪生城市平台和全市首个以实用为导向的智慧城市孪生平台。

有了平台,数据也必不可少。聚焦景区整体运行态势,“智塔慧巡”从政府侧、企业侧、互联网侧三个层面横向打通了景区全域数据,纵向贯通了市、区、景区三个层级数据,包括人员设备、景区客流、景区事件、城市部件等,整合建立了1972项景区数据指标,全面织密了数据治理要素“一张网”。

通过对景区运行数据的不断汇聚和深化应用,“智塔慧巡”平台建立了高效协同的指挥调度体系。

孔冬冬表示,“智塔慧巡”实现了多个创新。譬如,创新构建了景区事件智能视频识别算法引擎,实现了对广州塔景区治理常见的乱拉挂、乱搭建、乱摆放等“六乱”行为,以及其他不文明行为进行智能识别。

“智塔慧巡”还打造了沉浸式虚拟漫游巡查场景,对核心区的滨江路、阅江路、广州塔路等5条主要道路,进行高效精准的漫游巡查。如,东至黄埔涌,西至广州大桥底,从海心桥出发来回巡查一趟,全程大约3000米,采用虚拟漫游巡查的方式来回一趟不到5分钟,相比于传统约40分钟的人工巡查,极大缩减时长和提升效率。

此外,“智塔慧巡”平台可以实时查看景区事件的类型、发生地点、周边在岗工作人员和监控视频等信息,自动搜索200米范围内的工作人员,实现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一屏指挥调度,创新构建了平战联动高效指挥调度新机制。

除了“智塔慧巡”这一案例,梳理此次发布的成果案例可以发现,数据智能汇集赋能行业服务和管理,成效显著。

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表示,接下来将以推动公共数据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为目标,持续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创新技术在广州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等场景的应用落地。通过“数据要素×”成果案例的推广和应用,推动数据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各地区和行业提供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共同推动形成以数据为核心的新发展模式,提升广州市数字政府治理能力和智慧城市建设质量。

全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