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邓浩上海报道
6月14日,由中共无锡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无锡市上市公司协会主办,汇正财经联合主办的21世纪卓越董事会(无锡站)活动在无锡圆满落幕。
无锡作为集成电路重镇,产值规模大,科创能力强,已成为全国股权投资的高地。数据显示,2023年无锡集成电路规上产值突破2000亿元,汇集了一批世界级集成电路领军企业,如华虹、SK海力士、中环、高通、英飞凌等。
如何在半导体领域“掘金”新质生产力?来自行业协会、产业公司、投资机构等多位专家参与了首场圆桌讨论,并从行业实践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资本如何助力半导体高质量发展?
“从投资人来看,大家也比较关注企业核心的技术能力、创新水平,能够真正解决在细分领域里的一些问题,包括我们能解决的一些‘卡脖子’问题。”上海市国际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国创科技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凤晓龙表示。
“好项目需要做到底层创新、长板要足够长,而这样的好的标的又很少,所以最近几年大家发现半导体项目越来越难投。大基金成立以来,加上半导体产业这些年的努力,大而强的公司已经完成资本化,形成行业板块中的主力,下面还有一些填小缝的工作,在‘卡脖子’里涉及特别新、特别精的技术难题,还没被大家还没注意到,比如以前欧洲小国或者小作坊做的一些材料或技术。我们把大块拼完之后,现在要补小块。”上海临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邢清乐直言。
邢清乐介绍,其团队早在2021年开始就在内部定战略,向并购和早期项目倾斜,而这两块是最难投的,需要很高的专业度,很多机构不敢参与。
“这反而是我们的优势,因为我们是半导体行业出身的团队。大家都不出手的时候,我们来出手,投完之后,借助已经成熟的大公司给他们做业务系统、资源链接,这样我们的产业链就形成了良好的互动。目前从材料到装备、制造、芯片设计、模组封装、应用,在我们的生态里形成了很好的互通机制,资源共享,共同成长。”
汇正财经首席策略师杨首骏从二级市场的角度分析称,“今年成立了国家大基金三期,这是政策和资金的双重叠加。从二级市场的挖掘机会角度来说,我们还有一个很关注的点是行业估值。现在半导体行业在二级市场处于3-5年的中低位置,很多小微企业、科创型企业的估值开始慢慢由负转正了,这是估值的拐点。我们相信未来1-2年,半导体行业应该有不错的投资价值。”
长三角领跑集成电路产业
“从半导体私募股权投资来看,半导体投资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以及江苏、浙江等地区。长三角重点关注上海、无锡、杭州,其中无锡半导体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显现出领先水平。”凤晓龙表示。
威孚高科(000581.SZ)是无锡本土的上市公司,主要业务为汽车核心零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拥有节能减排、绿色氢能、智能电动、工业及其他等四大业务板块。
威孚高科新能源与网联技术研究院高级产品负责人纪永飞表示,“长三角无论从GDP总量还是人均GDP,在全国都是相对前列的。加上政府对集成电路有相应的政策支持,长三角在全国都是比较有优势。我们公司也是借助这个红利,不断发展。最近我们也在转型做新的高科技产品,孵化了一个公司做汽车传感器。”
不过,“内卷”成为当下各个产业广泛讨论的热词,如何在实现资本赋能企业、行业形成新质发展的同时,避免过度无效的内耗成为迫在眉睫的难题。
杨首骏也从二级市场角度分析认为,二级市场一旦形成赛道,就很可能出现下面这种情况。一开始是备受关注,然后逐步变得非常火热,最终这个赛道会变得拥挤,也就是“内卷”,而内卷一旦发生,这个行业的发展就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
“长三角地区现在已经形成了比较有效的以半导体、高科技为首的人才园区,这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国内好的半导体科技人才都集中在长三角,用不着全国各地走南闯北跑来跑去,人才的输送、资源上下游的配送就会变得比较合理。”杨首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