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动态
广东首次省级联动发放“托育券” 3岁以下宝宝托育最高可抵扣2000元
6月16日,2024年广东省托育服务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记者从现场获悉,今年6月广东首次在省级层面联动发放“惠民托育券”(以下简称“托育券”),有3岁以下婴幼儿的家庭可线上领券,抵扣金额最高可达2000元。(南方日报)
68项香港政务服务可在深圳自助办理
即日起,港人港企在深圳便可申办香港政务服务,深港跨境政务服务双向互通再上新台阶。近日,香港“跨境通办”自助服务机和“智方便”自助站在深圳前海和河套正式启用,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通办”范围进一步拓展,粤港政务服务双向互通进一步深化,大湾区政务服务便利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目前,香港“跨境通办”自助服务机提供香港特别行政区11个部门的68项政务服务,涵盖税务、公司注册、物业及车辆查询与登记、个人证明文件申请、人才入境申请、福利及教育、医疗健康、出入境检查及紧急求助等。市民可通过自助服务机输入资料、扫描文件和打印结果,一站式申办各项政务服务。此外,以上两地点还设有“智方便”自助登记站,为在内地工作及生活的香港市民办理登记和升级手续提供便利,完成登记或升级后,可办理301项线上政务服务。市民可前往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e站通服务中心、深圳市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使用香港“跨境通办”自助服务机申办香港政务服务。(南方日报)
二、区域经济
前5月深圳进出口1.81万亿元同比增长超三成
据深圳海关统计,前5个月,深圳市进出口1.81万亿元,同比(下同)增长34.3%,好于全国、全省水平,占全国、全省的比重分别为10.4%、50.5%;其中,出口1.16万亿元,增长37.2%;进口6525.4亿元,增长29.4%。5月份,深圳市进出口4016.7亿元,增长44%;其中,出口2662.9亿元,增长50.1%;进口1353.8亿元,增长33.5%。(南方日报)
深中通道穿梭巴士将24小时运营!首批20台定制版已到位
作为深中通道首批穿梭巴士的20台定制豪华客车日前到位,下一步将与深中通道同步开通。按照计划,穿梭巴士将在深中通道24小时不间断运营。穿梭巴士运营企业在中山市翠亨新区马鞍岛深中通道翠亨东出入口,设立了中山集散中心招呼站,用于穿梭巴士和联程巴士运营服务,集散中心占地50亩,建设穿梭巴士服务厅和联程巴士服务厅共3200平方米。(深圳特区报)
半年14.9万人次打卡港珠澳大桥
记者从港珠澳大桥海关了解到,自去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旅游正式开放,截至6月15日,已吸引14.9万人次游客,日均接待游客800多人次,高峰期日均1200人次。(央视新闻客户端)
三、科技发展
拟招7000人!新增4个“院士班”!深圳大学2024本科招生计划发布
6月14日,深圳大学发布了2024年招生政策解读和各省招生计划。据了解,今年该校招生总计划为7000人,招生专业为84个(含中外合作办学专业3个),9个热门学院招生总计划增加,新增4个“院士班”高考招生,新增人工智能专业。据悉,该校2024年校园开放日拟于6月22日举办。(深圳特区报)
四、金融发展
首笔全国第二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资金落地珠海
记者从珠海市自然资源局获悉,6月14日,珠海高新区永丰村城中村改造项目、香洲区广生村城中村改造项目获得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授信支持,合计98.7亿元。14日晚,国家开发银行同步向高新区永丰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发放首笔专项借款资金,标志着首笔全国第二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资金落地。(南方日报)
广州产投与港科大(广州)合作设立首只1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
6月16日,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INNOTECH创科嘉年华上,广州产投集团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签署设立10亿元人民币的环港科大(广州)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将重点投向港科大系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现有的创新创业项目,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健康,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前沿产业领域的子基金。双方将共同遴选子基金的GP,这是广州产投与知名高校合作设立的首只母基金,也是国有资本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尝试。(南方财经)
五、产业发展
扎堆在河套!多个国际性标准组织落户深圳
近日,记者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获悉,河套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建设又有新进展。截至目前,包括国际星闪无线短距通信联盟等在内的一批国际性标准组织,已经落户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助力深圳不断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打造国际标准化高地。据了解,这些国际组织已累计输出了117项团体标准、32篇白皮书,并吸引了近1500家会员单位,累计认证了141款产品。以河套合作区为源点,一个创新的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生态系统正在逐步形成。(深圳卫视新闻)
六、港澳动态
京港沪港夕发朝至高铁动卧列车开行
15日晚8时许,D909次列车从北京西站启动,D907次从上海虹桥站启动,分别奔向香港西九龙站,这是京港、沪港间首次开行高铁动卧列车,京港、沪港间实现夕发朝至。北京西、上海与香港红磡站间开行的普速直通车提质升级为北京西、上海虹桥与香港西九龙站间的高铁动卧列车,北京、上海至香港的全程旅行时间分别由24小时31分、19小时34分压缩至12小时34分、11小时14分。高铁动卧列车由2个二等座车厢、13个动卧车厢、1个餐车组成,每列车过境席位增至600多席,较原普速直通车大幅增加。通关方面,由原普速直通车始发、终到站“两地两检”模式改为高铁列车统一在香港西九龙站实行“一地两检”,通关时间大幅压缩。原普速直通车跨境旅客仅能从北京、上海、香港三地出发或到达,如今旅客可在京港、沪港高铁列车沿线的石家庄、广州、深圳北、杭州东等多个站点出发或到达。开行日期方面,由原普速直通车的隔日开行改为高铁动卧列车的周五、周六、周日、周一开行模式,每周开行数量由原普速直通车的14列增至高铁动卧列车的16列,为旅客周末往返提供便利。(人民日报)
今年前五个月入境澳门旅客相比去年增加50.3%
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局长文绮华今日(16 日)出席“机遇澳门”活动时介绍,今年前五个月,澳门的入境旅客累计约1417.8万人次,日均超过9.3万人次,入境旅客相比去年增加50.3%,整体旅客量恢复情况理想。(央视总台)
林世雄: 今年首五个月,访港旅客超过1800万人次
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16日乘坐首班高铁香港—北京高铁动卧列车后在北京西站会见传媒时表示,香港跨境旅游在去年二月全面复常,全速迈向复苏,访港旅客持续增加,去年的访港旅客达3400万人次,高于去年年初估计的2580万人次。 今年首五个月,访港旅客超过180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七十八,当中1380万是内地旅客,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七十三。(央视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