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北京报道 5月3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下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过去一年,检察机关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共批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53286人,提起公诉67103人。
白皮书全面展示了过去一年全国检察机关以“零容忍”态度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依法惩治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深化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综合履职,加强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等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效。
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白皮书透露,2023年,办理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体有所上升。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53286人,提起公诉67103人,同比分别上升35.3%、14.9%。
其中,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侵害未成年人16972人,同比上升24.9%,占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25.3%。
(来源:《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下同)
2023年,办理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类型相对集中。全国检察机关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数较多的罪名包括:强奸罪24332人、猥亵儿童罪11013人、抢劫罪4103人、寻衅滋事罪3529人、强制猥亵、侮辱罪2887人,五类犯罪人数合计占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68.3%。
2023年,办理成年人利用电信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占比下降。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成年人利用电信网络实施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934人,在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中的占比从2022年的7.64%下降至2023年的6.92%。
白皮书透露,检察机关坚持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协同相关部门、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关爱救助未成年被害人,并积极推动强制报告、入职查询等制度落实,促进从源头上减少相关案件的发生。2023年办理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检察机关提出从业禁止建议574人被法院采纳。
2023年,检察机关对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监督立案1553件1662人,纠正漏捕1230人,纠正遗漏同案犯1875人,抗诉524件。王某某强奸同村精神发育迟滞的未成年人被判决无罪,最高检依法提出抗诉,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异地再审,某省高级法院采纳抗诉意见,撤销无罪判决,改判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某地检察机关在办理马某某猥亵儿童案时,通过自行补充侦查挖出8条性侵害未成年人漏罪线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后,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八年。
坚持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不纵容”
白皮书透露,检察机关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宽容不纵容”,根据未成年人的犯罪性质、主观恶性、危害后果不同,采取相应的惩戒教育措施。
对于犯罪情节恶劣、主观恶性较深的未成年人依法起诉惩处,决不纵容。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26855人,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38954人。
同时,检察机关积极探索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机制建设,依法采取分级分类的干预措施,形成各方力量协作的常态化合力,预防、教育和矫治工作针对性和成效都比较明显。
2023年,办理低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14周岁至16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10063人,同比上升15.5%。
遵循未成年人司法规律
据介绍,白皮书呈现三大鲜明特点,一是突出高质效办案。白皮书通过具体的办案数字、典型案例,展现了检察机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生动实践。二是遵循未成年人司法规律。检察机关坚持“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的理念,践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推动健全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性侵害未成年人司法解释和办案规定,以检察建议、公益诉讼等方式促进电竞酒店、剧本杀等新业态治理。三是体现“六大保护”共画同心圆。白皮书展现了检察机关坚持依法能动履职,以检察履职的司法保护主动融入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保护的相关典型做法。
白皮书显示,2023年,检察机关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实职化履职,开展开学季“法治进校园”活动,打造《守护明天》法治节目,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质增效。在积极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长远发展方面,检察机关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化调查研究,加强队伍建设,打造数字未检,注重合作交流,推动未检工作整体提升、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