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在3000点附近调整压力加大,从如何从技术面看待当前布局?
主持人:最近大盘在3000点上的攻势放缓,调整压力加大,从技术层面来看,应该如何看待当前布局?
程大爷:从基本面来看,A股的整体估值、货币政策走势、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态度、以及监管部门新出台的一系列措施都不存在过多利空和调整空间。
但是从技术面来看,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压力。这波行情大盘从2635点上涨到3075点,而这440点的上涨过程里既没有经历像样的调整,又面临着年线强劲的阻力。目前年线已经下移到3115点,与3100点的整数关口叠加在一起,会带来较大的上行压力,在此压力位发生一次技术性的调整显得尤为必要。
目前而言,技术面也出现了调整迹象,有以下3个方面。
第一,从量上看,目前成交量动辄上万亿,周二大盘在3075点时出现了一次1.1万亿的放量。如果后市成交量涨到1.3万亿,大家就要提防“胀暴现象”的出现。周二的盘面也是如此,在创下新高后又以阴线收盘,周五时同样出现了拉高后缩量的现象,这都意味着调整的压力的确很大。
第二,从均线上看,短期均线排列良好,但是年线压力愈发明显。60天均线和半年线基本保持多重排列,但是年线叠加自3100点整数关口的压力愈发明显。
第三,从技术指标看,包括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科创板在内的RSI(相对强弱指标)日线都出现了顶部背离形态,即指数在创新高的同时,其对应的RSI在下行;MACD(异同平均移动线)也呈现出死叉的可能性,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交叉,但是周五时DIF离下穿DEA只有一步之遥。这些都意味着大盘调整压力在加大,并且横盘时间越长,越对多方不利。
即便发生调整,也并不可怕。按照黄金分割比例,二浪回调可能会调整到2900点左右。虽然大家都说大盘不会跌破3000点,但是我认为不跌破3000点就涨不上去。如果大盘真的调整到2900点附近,我预测第三浪将会出现强劲爆发,可能涨到3600点以上。
白酒板块带动大消费反弹强劲,是否意味着风格切换将会开启?
主持人:这周白酒的涨势令人意外,同时北证50、中证2000等品种也在弱势中拉涨。这是否意味着防御风格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大小盘风格会再次切换?
程大爷:这周大小盘呈现两极分化。周二时尤其明显,小盘股和微盘股指数上涨,许多前期强势的红利板块个股,例如银行、长江电力,却出现明显调整。
盘面上似乎出现了小盘股领涨而大盘股退却的风格转换,但也不完全是这样,例如白酒板块,也属于蓝筹股,就涨的非常猛烈,而不像红利板块那样下跌。
目前的风格切换只是暂时的,虽然红利板块的一些强势个股构成了小的双底形态,但是颈线之上高度不大,没有必要过度看空它们前期调整的幅度。
从股息率的角度看,茅台的股息率只有1.5%左右,而银行的7%、煤炭的10%、以及电信运营商和保险的4%-5%股息率与之相比绰绰有余。那么作为在股息率方面并没有太大优势的白酒板块,为什么会出现突然上涨?
白酒板块的上涨可能与2月CPI环比上升有关。之前令人担忧的通缩可能性下降,而CPI环比见底回升。白酒作为消费板块里的大头,也由此受益。
不过话说回来,白酒板块的上涨可能只是一次短暂的反弹。即使是泸州老窖、五粮液茅台这样的强势品种,将其周线趋势拉长来看,它们依旧是在山脚下折返跑,并不意味着反转的来临。白酒的10年周期也许在2021年就已经见顶了。
光伏与新能源最近利好不断,AI的尽头真的是光伏与储能?
主持人:最近许多大佬都提到“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导致光伏方向需求量激增,对此你怎么看?
程大爷:光伏与新能源最近利好不断。摩根斯坦利发布报告建议超配宁德时代,花旗银行将比亚迪H股的目标价提高了一倍多。为什么外资大行都如此看好A股的新能源板块?
我认为其中的关键是性价比。新能源和光伏经历了漫长下跌,下跌幅度也异乎寻常的大,出现了业绩和估值双重下滑的“戴维斯双杀”。正如橡树资本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所言,再平庸的行业和公司跌多了也会跌出机会来,光伏和新能源板块的性价比就在于此。
目前全世界的股市都在创新高,就连在2020年时比A股估值还低的日本股市最近也创了新高,相比之下,A股仍处在价值洼地。而新能源板块的估值也只剩个位数,甚至A股很多蓝筹板块的估值放在全世界来看的话也都不再贵了。
但同时值得再三考虑的是,新能源板块的下跌是否已经充分反映了市场悲观预期?是否已经消化了价格战、产能过剩等不利的基本面?这些龙头公司的估值是否了过度悲观了或者已经出现了估值错误?
“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这一种观点最近很火(据说源自于英伟达的创始人黄仁勋),OpenAI的CEO山姆·奥特曼也提到过,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对能源将呈现几何级增长的需求。
大模型的每一次迭代升级都伴随着对能源和算力的巨大需求,假如未来真的到了通用人工智能时代(AGI),能源的需求量将会超乎想象,甚至有一种说法是“未来的能源需求量将会是地球现有能源的13倍”。如此大的能源需求当下显然是无法满足的。对此,山姆·奥特曼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建造人造太阳,通过依赖核聚变而获得充足又清洁的能源。
至于“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这种说法,黄仁勋后来也否认是其提出的。光伏方向需求的激增也许只是蹭热点,或许说“A股炒作的尽头是AI”更确切。
创新药利好利空交织,如何看待医药板块的走势?
主持人:创新药利好利空交织,一边是美参议院版本《生物安全法案》听证会获通过,美国知名生物技术组织BIO宣布,将剔除药明康德会员资格,并将终止与其合作,引发药明系股价大跌,另一边是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创新药的发展与出口,如何看待医药板块的走势?
程大爷:对于创新药板块的看法,如果放在2021年初,我是不看好创新药的,因为那时估值太贵了。当时许多顶流基金经理都配置了许多创新药公司,而创新药板块仅仅是短暂冲高后便随之崩溃,一直调整至今。
在2021年时我提到过,我们的创新药动辄几千亿市值,估值也都是80倍-100倍,而美国的辉瑞、默克、强生等只有十几倍估值,相比之下估值极高。
但是目前,与光伏和新能源一样,在经历了漫长下跌后,许多创新药公司的估值也回到了十几倍的水平,估值泡沫基本被清洗干净,基本和国际接轨。
所以现在我个人对医药板块是看好的。从基本面来看。中国的深度老龄化趋势不容逆转,医疗医药存在着巨大需求量,NMN长寿药等新型概念也大有可为。无论是长线投资者还是投机爱好者,都可以找到许多机会和标的。
近期关于创新药板块既有利好,也有利空。利空方面,美参议院版本《生物安全法案》听证会获通过,美国知名生物技术组织BIO宣布,将剔除药明康德会员资格,并将终止与其合作。这给创新药中的几大龙头都造成了沉重打击,即便是在医药股反弹的几个交易日里,它们都跌幅巨大。尽管回购股票维持股价能在技术面构成一定反弹,但仍无法挽回跌势。利好方面,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支持创新药发展与出口。
利好与利空交织,可能将会让整个创新药行业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但是我长期还是看好医药板块的。一方面整个创新药板块的估值都不贵,与美股的龙头公司的差距基本被拉平,另一方面市场对于医药需求是在不断增长的。
现在医药板块ETF最低都跌到3毛多钱,处于山脚下的位置。虽然药明系受到了《生物安全法案》的负面影响,但利空已经出现,无论是利空落地还是未来可能出现转机,对于创新药板块,现在都是战略性布局的好时机。
主持人:好的,今天的节目就先聊到这里,感谢程大爷,我们下周再见!
程大爷:好的,再见!
如果希望获得本节目的文字版摘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投资传媒”,输入节目“程大爷”即可获得文字版摘要。
风险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不作为入市依据。本期嘉宾程峰,职业证书编号S0570611100178。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股市广播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