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财经头条】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稳步推进
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首次增加数字经济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291.6万个,从业人员3615.9万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8.4万亿元。数字产业化取得显著成效。数字制造和数字应用优势明显。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态势较好。产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责人王冠华表示,从普查数据来看,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稳步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规模扩张、创新不断、生态优化指数化投资方兴未艾
2004年12月,境内首只ETF诞生。二十年厚积薄发,ETF市场在今年迎来飞跃时刻,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以ETF为代表的被动产品规模大幅增加,指数投资“大时代”帷幕悄然拉开:多元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核心宽基产品引领市场潮流,被动基金逐步成为市场定价的重要力量,指数化投资热潮涌动。今年以来,股票型ETF贡献了绝大部分规模增量,跟踪沪深300等宽基指数的ETF产品“吸金”效果最为显著,23只沪深300ETF年内规模增长达7100亿元以上。龙头ETF规模屡创新高,今年以来,沪深300ETF规模接连刷新行业历史纪录。4月,该ETF规模突破2000亿元;9月,迅速突破3000亿元;在“9·24”行情带动下,该ETF于10月8日突破4000亿元。
看好明年A股外资公募积极“上新”
2024年临近尾声,外资公募正积极“上新”,为明年的A股投资做准备。富达基金和贝莱德基金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各有一只权益类产品将于明年1月发行。此外,富达低碳成长混合已于今年12月底成立。实际上,今年四季度以来,外资公募已有多只权益类产品相继成立。具体来看,宏利基金旗下宏利价值驱动6个月持有混合于11月27日成立;贝莱德基金旗下贝莱德沪深300指数增强于11月26日成立;摩根资产管理旗下摩根中证A500联接于11月11日成立。多家外资机构表示,在企业盈利复苏、股票估值合理、政策工具充足等利好因素的支撑下,明年的A股市场将为主动管理提供有利的投资环境。
多晶硅期货正式上市首日成交额超400亿元
12月26日,广期所新能源金属品种板块迎来新成员——多晶硅期货正式上市。这是继工业硅、碳酸锂后广期所上市的又一新能源金属品种。从市场反馈来看,市场对多晶硅期货的参与积极性较高。多晶硅期货上市当日,成交额突破400亿元。截至收盘,多晶硅期货成交量为33.13万手,持仓量为3.97万手,成交额为416.35亿元。多晶硅期货上市有利于光伏产业降本增效,服务供应链安全,引导并规范产业链各板块合理布局,加速推进光伏行业形成新质生产力。同时,多晶硅期货上市亦可以推动产融结合,与工业硅期货联动,助力西部大开发,服务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地区稳定。
美国三大股指大致收平大型科技股普跌
美股周四三大股指大致收平,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道指涨28.77点,涨幅为0.07%,报43325.80点;纳指跌10.77点,跌幅为0.05%,报20020.36点;标普500指数跌2.45点,跌幅为0.04%,报6037.59点。纽约黄金期货上涨18.40美元,涨幅0.70%,报2653.90美元/盎司。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下跌48美分,收于每桶69.62美元,跌幅为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