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举牌数量创近四年新高 A股有望迎来“岁末年初行情”

投资快报  
记者杨帆   2024-12-10 11:27:50

险资举牌数量创近四年新高

A股有望迎来“岁末年初行情”

 

记者杨帆

险资入市意愿显著提升!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连续发布新华保险举牌海通证券H股及中国太保举牌中远海能H股的公告。包括这两次举牌在内,年内已有16宗险资举牌案例,险资举牌次数和举牌上市公司的数量均创下近四年来新高。

险资举牌次数和数量创近四年新高

近期险资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12月5日,中国太保举牌中远海能H股股票,12月4日,新华保险官网发布关于举牌海通证券H股的公告,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投资快报记者梳理发现,在此次举牌不久前,新华保险及其一致行动人还举牌国药股份、上海医药两只医药股。这也是新华保险近年来首次举牌A股上市公司。

据中国保险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截至目前2024年年内已有16宗险资举牌案例,涉及医疗、环保、公用事业、电力设备、银行等行业。年内险企举牌上市公司数量创下了近4年的新高。

其中,长城人寿举牌动作最为频繁,该公司年内已举牌7家上市公司,包括无锡银行、城发环境、秦港股份、江南水务、赣粤高速、绿色动力环保、大唐新能源。其中,长城人寿举牌无锡银行,是险资时隔八年后再次举牌A股银行股。

作为中长期资金的代表,近期险资加大对具有长期价值权益资产的配置力度,举牌次数大大超越近几年同期水平。同时,纵观近期险资举牌标的,高股息、红利特征显著。多位险资人士表示,今年在不断加力寻找具备成长性和长期价值的资产。

申银万国表示,险资将在中长期资金入市中扮演关键角色,投资方式有望趋于多元。在相关政策引导下,下一阶段险资规模增长的趋势相对明确,是中长期资金中提升股票配置规模实操性、灵活性最强的资金,预计将在中长期入市中扮演核心角色。同时,在政策支持下,预计下一阶段险资“入市”方式将趋于多元,涵盖股票直投、长期股权投资、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上市公司定增、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

12月首周“开门红”  沪指重返3400点

在12月份的首个交易周,A股收获“开门红”,主要股指本周均录得亮眼涨幅。其中,上证指数在本周5个交易日中有4个交易日上涨,最终成功重返3400点之上。

截至12月6日收盘,上证指数报3404点,涨幅为1.05%;深证成指报10791点,涨幅为1.47%;创业板指报2267点,涨2.05%。全市场成交18176亿元,较上一日增量2910亿元。全市场超3600只个股上涨。

在板块题材上,金融板块盘中集体拉升,截至收盘,保险板块方面,新华保险涨近7%,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涨近4%,中国平安涨近3%。券商板块方面,华林证券涨5.6%,盘中一度涨停;西南证券涨4.5%,盘中亦触及涨停;华泰证券、中金公司涨近3%。

开源证券指出,资本市场、财政和地产等稳增长、稳股市政策相继发力,市场信心提振,2024年4季度权益市场改善明显。展望2025年,积极政策有望延续,继续看好非银金融板块超额收益机会,目前券商和保险板块估值和机构配置仍在相对低位,建议积极增配。关注未来交易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政策预期扭转、居民长期资产荒叠加低利率环境和自媒体放大效应,本轮行情个人投资者入市速度和力度均有望超预期,在个人投资者作为增量资金的市场环境下,市场交易量和风格偏好或打破历史经验,战略性关注券商板块牛市旗手机会,看好寿险资产和负债双轮驱动。

机构研判A股有望迎来“岁末年初行情”

随着投资时钟进入2024年最后一个月,当前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是:A股、港股市场能否迎来一波跨年行情?

中金公司表示,复盘近15年来市场岁末年初表现(12月至次年2月),其间超半数时间市场出现上涨,其中明显上涨阶段一般伴随投资者政策预期改善、基本面预期提振以及流动性支撑。站在当前时点,A股持续近两个月的“波折期”可能正在过去,临近岁末政策重要窗口期,积极因素有望助力A股迎来“岁末年初行情”。

瑞银资产管理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称,中国股市的投资机遇非常乐观。瑞银资产管理中国股票主管施斌表示:“中国股市众多优质公司的估值非常有吸引力,我们尤其看好在国外市场占有率不断增长的公司。”

华西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立峰表示,偏积极的政策预期和资金面正驱动A股走出一轮跨年行情。其中,就资金面而言,国内资金方面,11月出现年内权益类基金发行高峰,有望为A股跨年行情带来增量资金;海外资金方面,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显效,市场对中国经济四季度增长预期得到提振,叠加年底结汇需求支撑,强美元引发的交易性外资流出有望减弱。

中信建投认为,近期市场从盈利预期、流动性预期和风险偏好层面都呈现一定的改善迹象。前期政策发力的领域已初见成效,且预计12月重要会议政策部署将扩围加力。从配置季节性看,岁末年初险资和其他中长期资金流入也值得期待。继续看好跨年行情,短期如市场还有震荡回调,投资者可考虑积极布局。

 

全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