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行为艺术,有一个经典场面相信不少人都看过。
在2010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里上演了一场名为“The Artist Is Present”的行为艺术。穿着一袭红色长裙的艺术家端坐在木椅上,在她的面前放置了一张木桌和另一把椅子。每天她都在这把椅子上静坐八小时以上,观众可以排队轮候坐到她的对面,凝视着她的眼睛。在为期三个多月的展览里,艺术家坐了近750个小时,共有1500位陌生人参加了这个活动,其中不乏有Lady Gaga这样的大牌明星。参与对视的观众有人笑,有人哭,有人静默,也有人坐立不安,但艺术家始终岿然不动。直到她昔日的恋人突然出现在她面前,凝望中的艺术家忍不住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两人握起了彼此的手,他们对视的这一画面也成为了艺术史上的经典。
这位艺术家就是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她在艺术圈中,有着“行为艺术之母”“行为艺术的先锋”“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等充满了赞誉的标签。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她开启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行为艺术实践,并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探索着自身身体和精神的边界。
近日,现年已是77岁高龄的玛丽娜再次现身中国,并带来了她的最新作品。10月10日至2025年2月28日,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与上海艺仓美术馆艺术总监Shai Baitel共同合作策划了一场名为《能量转换》的大型艺术家个展。本次展览不仅用了一千多张图像回顾了玛丽娜与昔日恋人兼艺术家乌雷(Ulay)1988年在中国长城上的历史性行走,也展示了她目前重点关注的、以观众参与为核心的系列艺术品和物件,包括以水晶为载体的艺术创作,让观众可以深入地感受其行为艺术创作的思考和演变。
在本次展览正式开幕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接受采访的当天,她穿了一条与表演“The Artist Is Present”时穿过的红色长裙十分类似的一袭红色长裙。她说,如今的中国跟当年相比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发展和变化,就像“从一个世纪跨越到了另一个世纪”。而后,她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眼中“行为艺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资料图片
“让时间为我正名”
行为艺术作为概念艺术的一种形式,在上世纪70年代时被称为“身体艺术”。但当时的许多人对“行为艺术”这一艺术门类还感到很陌生,也并不能理解行为艺术家们“奇怪”的行为。对于当时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来说,如何说服观众承认她所表演的作品也是一门艺术,成为了迫切的课题。
早期,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作品主要以自己的身体为创作的载体,每一次的作品都在尝试挑战自己身体忍受痛苦的极限,“韵律系列”无疑是这个时期最优秀的代表作。她曾经在经典作品“Rhymn 0”中,允许观众从玫瑰花、蜂蜜、皮鞭、水果刀、手枪等70多种道具中任意选取来跟自己互动,而在这过程中艺术家不会作出任何反应,以此引发观众对人性与良知的反省。
后来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遇到了自己的灵魂伴侣乌雷,在与乌雷合作期间,优秀的双人行为艺术作品更是井喷式地出现。像是在1980年的作品“Rest-Energy”中,她跟乌雷一人拿弓一人拿箭对立而站,涂满毒药的箭头直指她的心脏,两人各自往身后倾斜站立让弓箭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他们加速的心跳声通过扬声器传出,让观众感受到爱情的真实与恋人间的信任。
相爱12年后,两人的感情出现了裂痕,他们决定合作最后一场行为艺术作品“The Lovers: The Great Wall Walk”后平静地分手。1988年,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从山海关出发一路西行,而乌雷则从嘉峪关出发一路向东行走。最终两人经过三个月、4000多公里的跋涉在山西相遇,在互相拥抱后正式结束了这段感情。从此,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再次回归个人创作。2010年“The Artist Is Present”的演出大获成功后,更是让她在主流公众中声名大噪。
纵览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过去的作品,观众从不理解到“含着热泪坐在她面前”,她花了近40年的时间来实现这一步的跨越。除了漫长的时间之外,她更是以身心对痛苦的忍耐和承受为代价,才把人们对艺术的陈旧观念撕开了一道口子。
当被问及如何面对早期观众对自己的误解和批评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只要不断地做就可以了。不要去听那些批评的声音,也不要听取任何人的意见。最初我做行为艺术表演的时候,观众不过是那么几个人或者十来个人,这已经很多了,而这就是我当时面对的状况。我不断地告诉自己,当你真正相信一件事情的时候,就要花时间坚持做下去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
相比于其他有形实体的艺术品,在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看来,以销售观念和创意为主的行为艺术是最不商业化的一种艺术形式。“对我而言,我在65岁时才第一次拿到演出的报酬,因为当时的我必须表演三个月(笔者注:此处指的是在MoMA表演“The Artist Is Present”),我也要谋生,但这样的事情以前从来没有过。此前的我靠着上课、做讲座、四处奔走过着浪漫而清苦的生活,但这样的生活并不好过。现在的一些年轻艺术家,他们会说自己想通过做艺术而变得富有和出名,我觉得这不该是他们做艺术的理由。艺术永远不该成为一个人追名逐利的理由。”
图片来源:本报记者梁信摄
公众使作品完整
沿着艺仓美术馆螺旋式的楼梯走到二楼,这里也是整个展览的开端。二楼主要通过书籍、图像和影片资料以及艺术家年表来展示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成长背景以及她过去在中国的经历和作品。
在长途跋涉过程中的许多个夜晚,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借宿在附近的村庄并与当地的老人攀谈,了解到了很多有趣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民俗。她对水晶及其能量和人体之间的关系特别感兴趣,并在接下来的三十年中不断深入研究这些基于水晶的能量实践,最终创作出一系列名为《须臾之物》(Transitory Objects)的作品。三楼展区着重展示了一批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早期关注人体和水晶之间能量传递的参与性艺术创作。观众可以像使用家具一样,与这些作品互动:站立、坐下或者躺在它们上面,从而“激活”作品中的能量。
四楼的空间则是“阿布拉莫维奇方法体验区”,展示了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带来的全新的观众参与性作品。观众可以在引导员的无声指导下以阿布拉莫维奇方法来体验作品:缓慢地拉动门把手、盯着节拍器摆动、静坐在满是玫瑰花的浴缸里……在喧嚣和注意力分散的世界中,让人们再一次寻回宁静并连接当下,完成对时间和空间的探索。
在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早期作品中,艺术家往往是一场行为艺术的焦点;而后期的作品中,艺术家和观众有了更多平等的参与机会。而就记者在本次展览的观众互动体验区所见,艺术家甚至可以“不在场”,只有观众自己在进行和体验行为艺术。
当被问及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变化时,她对记者坦言:“艺术的演进是非常重要的,我不能总是做同样的事情,我得向前看。在我向观众们做了这么多的工作之后,观众们肯定也学到了点什么。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在我这个年纪,这种艺术角色焦点的转移是非常重要的,观众,实际上才是负责演出这场行为艺术的人。我们所有人终有一死,我希望能留下了一些有用的作品,但这些作品并不是墙上挂着或地上放着的死物,我希望观众们可以成为体验行为艺术的一部分。这,就是我的‘传递’。”
艺仓美术馆艺术总监Shai Baitel也表示,本次展览之所以与艺术家过往的任何一场都不同的原因,正是这场展览中的观众可以“让身体成为画布和绘画的规则”,展览中所看到的一切物件都是“未完成的”,直到观众与之互动并成为展览作品的一部分时,这件作品才完整。
由于行为艺术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一场行为艺术演出的成功或者失败相比于实物的画作、雕塑、影像而言更难被定义。在采访的最后,当记者问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如何定义自己的行为艺术作品是否成功时,她对记者表示:“这个问题非常简单。现在的我有了许多的观众,有些演出节目甚至有近11亿的浏览量,我认为这就是成功。而且我还跟年轻的观众有着不可思议的邂逅和互动,人们走过来热泪盈眶地抱着我,说我的作品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我确实觉得我的作品触动了一些人的内心。从小处说,哪怕我因此而改变了几个人的人生,这也已经是不小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