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丨《繁花》:六年磨一剑,不负众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1-20 05:00:00

馆馆

2024开年大剧,是终于面世的《繁花》。单凭“王家卫首次执导电视剧”这一噱头,就已经吊足观众胃口,更何况还有金宇澄原著加持和大半个沪圈明星助阵。

从筹拍到开播历时六年,光是购买剧中那条黄河路拍摄场地就耗资五亿,三年拍摄期反复杀青又补拍,直到播出主演都不确定剧情会是怎样,这等阵仗国剧罕见,最终效果也称得上一绝。

文艺画面,通俗剧情

《繁花》全剧可以说是男主角宝总的人生回顾,在“老法师”爷叔的辅助下,他从一贫如洗的阿宝身份发家,成为风光无两人生巅峰的宝总,长居和平饭店,出入黄河路,一手股票一手外贸,日进斗金。

故事视角虽然定位在宝总一人,搭建的也只有一条黄河路,反映的却是整个上海在上世纪90年代的巨变:股市新生、国企改革、外汇并轨,多个时代节点浓缩在一场场商战戏中。如此庞杂的内容要拍得深入浅出,是对导演叙事能力的考验。而王家卫电影又偏爱留白,得反复观看才能摸透其中深意,因此开播前不少观众都担心这部剧会曲高和寡。

令人惊讶的是,王家卫这次居然把剧情拍得很通俗。虽然依旧有少量倒叙、插叙,喜欢在前期埋下剧情钩子,等待观众后期揭秘,但和他之前作品的留白程度相比,已经相当平实易懂。

第一集甚至采用了最有效的“热开场”,一来就是宝总出车祸的重头戏,吸引观众注意力。奈何这里选用的插曲和《小时代》一样,又拍的都是上海故事,开播当晚就上了热搜被对比嘲讽,差点遭遇滑铁卢。好在后几集剧情渐入佳境,导演实力也被肯定,口碑才逐步回升。

一般电视剧拍摄要比电影粗糙,《繁花》的镜头质感却完全不输电影画面,构图、运镜、打光、调色都是按照电影要求。著名的四格抽帧、镜面光影和角色旁白,也都保留在了剧里。所以,与其说是拍了一部30集的电视剧,不如说是拍了15部的电影。

有几场戏带有浓重的王家卫气息,比如14集宝总回忆初恋雪芝的名场面一出,就把配乐张学友的《偷心》送上了各大音乐软件的飙升榜。宝总和李李一场雨夜走路戏,也在致敬《花样年华》里的梁朝伟和张曼玉。为了能走出风韵,李李的扮演者辛芷蕾还被要求去学了几年舞蹈。还好最后没像张震一样,为《一代宗师》练了三年八极拳,最后被剪得只剩几场戏。

就连一些配角镜头也藏着王导的巧思。比如陶陶老婆芳妹,剧中始终刻意不露出她的脸,除了结婚和最后被陶陶亲吻的时候。这是因为她的角色是以陶陶的视角建立的,陶陶觉得她凶,她就被拍得如鬼魅般恐怖;只有陶陶爱她的时候,观众才能看见她的脸。面容成了爱意的具象表达。

饮食男女,烟火情愫

王家卫最擅长把男女之间的暧昧情愫拍得暗流涌动,这种天赋遇上《繁花》简直如鱼得水。剧版不仅把原著男主与三个女人的情感纠葛处理得点到为止,还将每个女性都拍出了动人美感。

宝总和每个女主的关系,都可以用一种吃食概括。和玲子,是一碗夜东京的泡饭,私人订制出家的味道,即便在最繁华的黄河路也吃不到。和汪小姐,是排骨年糕,看似泾渭分明非我同类,实际只有爱它的人知道滋味美妙。而和李李,是广式火锅,热烈、朦胧,又带有他乡风味。另外可别忘了,宝总之前只和初恋雪芝吃火锅,李李是第二个。

他们的情感也很难用爱与不爱界定。玲子说自己会留在宝总身边,是因为怕她走了,会收走曾经借给宝总的运,可她那总也修不好的屋顶,又何尝不是为宝总反复潮湿的心?汪小姐不肯收下的凯迪拉克,隐晦回答了她到底想要什么,那个看似错过的跨年约定,在她熟悉的回眸一笑中,又仿佛看见了另一个人的身影。至于李李,虽然结局只剩一个“空门”,可她深爱过的A先生,在回忆里有着和宝总一模一样的脸,又引发无数遐想。男与女、人与人之间,总有更幽暗、更复杂的情感难以言说,倘若差一分一厘,便只能“不响”。

《繁花》里的每一个女性,包括配角,都鲜活立体。玲子和汪小姐,有过嫌隙,仍能互帮互助。恶狠狠的老板娘卢美林,一句心声就说得人泪崩,结局也惹人心疼。黄河路上的打工三姐妹,在经历了失业失信、人财两空等磋磨后,还是选择一起创业,人生起落,她们却情比金坚。

有意思的是,《繁花》还让我们看到了大导更独特的另一面。

原来王家卫不仅折磨演员,也折磨自己,会赶工赶到一天只睡三小时,拍得慢不是写不出剧本拖时间,而是真的拍不完。原来他也在乎观众满不满意,会熬夜看弹幕反馈,追问平台三万热度等于什么水平。

坚持只用单机位拍摄,还要尽量在下午之后开拍,因为“这样拍出来女孩子的脸最好看”;事必躬亲,亲自过目布景每个物料,细到桌上摆的花对不对,甚至宣传用的每张海报;为了适应剧集时长与排播,还学会了插之前镜头做对比解释,生怕隔太久观众忘了这里是在呼应前情。大导尚且如此,其他人又怎敢对观众怠慢?

《繁花》的热播推翻了一种说辞,近年国剧每当反响不好时,便会自称高雅艺术,责备观众不懂欣赏,只爱爽剧、偶像恋爱。现在问题来了,再文艺还能文艺过王家卫吗?

随着《繁花》口碑攀升,另一部国产好剧《漫长的季节》也常被拿来对比。二者有一定相似性:都是用电影规格拍摄剧集,又都有考验观众耐心的前两集。但它们不仅都没有被埋没,还都获得了高口碑和可预见的长尾效果。说明真正的高品质剧,观众是看得出,也有耐心细品的。

全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