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李润泽子实习生林婉娜广州报道
外卖平台究竟如何计算基础服务费用?劳动报酬怎么给?要怎么改善工作条件,才能让出车更安全?外卖员工作有一定风险,怎么做好职业伤害保障?
日前,“饿了么”平台(全网)一届一次职代会(扩大)会议召开,这也是网约送餐行业全国首个全网职代会。此次会议现场审议通过了全网集体合同及3个全网专项集体合同、全网职工代表大会(扩大)会议实施办法,这标志着全国网约送餐行业首个全网职代会(扩大)会议、首份全网集体合同落地,超过300万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有了更进一步的保障。
受访专家表示,2021年《工会法》修订已为新就业形态“全网通”式的集体协商提供了法律依据,也标志着个别劳动关系与集体劳动关系权利主体范围的相对分离。以这一集体合同为界,平台用工体系规范化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打破劳动关系限制签订集体合同
据了解,此次通过的集体合同便将适用于在“饿了么”平台注册、通过平台接受客户订单并根据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将餐品递送至指定地点的所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无论外卖送餐员是否是平台自有员工,都将根据集体合同享受同等权益。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法研究所所长娄宇介绍,根据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企业职工一方的代表则是工会,如在未建立工会的企业中,将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企业订立集体合同。
“以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平台企业及相关企业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很多不能认定为劳动关系,也就难以组建工会并签订集体合同,难以发挥集体合同弥补单个劳动者的弱势地位、维护全体劳动者权益、克服劳动法律法规过于原则的缺陷的功能。“娄宇表示。
随着2021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关于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意见》后,情况逐渐改变。该意见要求探索适应不同平台职业特点的建会入会方式,通过单独建会、联合建会、行业建会、区域建会等多种方式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最大限度吸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
2021年12月,《工会法》修订,为打破劳动关系限制,与时俱进吸纳各种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提供了依据,扫清了此前存在的观念障碍。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织起来加入工会,则代表着通过工会平等协商以签订集体合同等方式来维护劳动者权益成为了可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室副主任王天玉也特别提到此次集体合同另一亮点,即合同覆盖了平台全网自有职工及全国1.1万个配送站点超过300万骑手。
“这充分体现了该集体合同突破了地理限制,适应了数字时代下平台经济中这种灵活的新型劳动形态。”他说。
据上海市总工会介绍,此次签订的集体合同是在一年前平台与外卖骑手代表开展全网集体协商的基础上形成的。
娄宇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全网式集体协商是针对一个平台企业的全部网约配送员,突破了地域的限制,由于算法规则由平台企业统一开发并应用于全国各地的配送员,因此劳动条件和劳动待遇计算方法具有全国统一的特征。而此次举办的全网职代会可以为网约工提供统一的劳动权益保障标准和保障条件,值得在平台用工领域推广。
“《工会法》的修订已为新就业形态的‘全网通’集体协商提供了法律依据,也标志着个别劳动关系与集体劳动关系权利主体范围的相对分离。以这一集体合同为界,平台用工体系规范化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王天玉表示。
集体合同内容直击骑手工作痛点
此次全网职代会(扩大)会议上审议通过的全网集体合同,及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保护等3个全网专项集体合同,对外卖送餐员群体最为关注的劳动报酬、劳动保护、保险福利的问题作出了回应。
具体来看,在劳动报酬方面,明确送餐员基础配送费的标准和当地消费价格指数(CPI)、配送距离、用餐高峰、天气原因、路线难易等因素相关,在夜间、法定节假日、休息日、恶劣天气等情况下配送订单给予补贴。劳动报酬每单/每天/每7天/每15天/每月结算支付一次,送餐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提现或依约获得报酬。
劳动保护方面,遇到极端天气、危险路况等情形的,相应调整配送机制;设置休息机制,送餐员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小休,保障送餐员休息权;秉持“算法取中”,优化调配规则,合理设置配送时间,在突发场景下自动匹配灵活配送时长。此外,加大智能头盔投放力度,进一步提高一线外卖送餐员安全保障和配送效率。
福利保障方面,依照国家政策要求,在试点地区积极、持续落实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按单进行职业伤害保障投保;在非试点地区,通过商业保险覆盖外卖送餐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职业伤害风险等。同时,鼓励协助送餐员参加上海工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专享互助保障计划。
王天玉认为,此次通过的集体合同纳入了现行法律法规下未明确的平台主体责任义务的同时,也纳入了一些柔性的福利保障,如持续运营相关基金的基础上,对符合申请条件的送餐员本人及其家庭成员进行帮扶等。
“此次通过的集体合同体系包括1个全网集体合同和3个专项集体合同,其背后的逻辑是先解决所有人的问题,再具体解决其中重点群体的问题。而本次签订的集体合同就像在新经济形态骑手的权益保障上搭建起一个安全网,将便于后续持续纳入各类权益保障,不断织密网眼。”他分析。
在娄宇看来,这几份集体合同在内容方面突出了基础配送费标准和当地消费价格指数、配送距离、天气原因等对网约配送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直击外卖骑手工作的痛点。尤其是关于算法公开和算法优化的内容值得关注。
“算法在平台用工中发挥着传统劳动关系管理中规章制度的作用,由于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处于实时调整之中,不但骑手不能参与制定规则,甚至连弄明白规则是怎么回事都很困难,本次集体合同中有很多内容涉及了算法。”娄宇表示。
探索新就业形态民主协商新路径
近年来,以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幅增加。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当下全国职工总数约为4.02亿人,其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8400万人,占比为二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在落实这一要求的过程中,集体协商发挥着特殊且重要的作用。而过去几年,新业态领域集体协商的探索不断深入。
以此次的上海为例,目前其已经形成了“协商恳谈”“联合职代会”“建会建制联动”“全网民主协商”等四种新就业形态民主协商模式。
上海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黄红也表示,将加快向同行业、同类型企业进行复制推广这样的“全网模式”,加强建会建制工作联动,一体化推进工会组建、协商建制、普惠服务、矛盾化解等维权服务工作。
据介绍,截至目前,饿了么、美团(上海)、叮咚、盒马(中国)等网约送餐平台企业建立全网或地区总部民主协商制度,圆通、中通、申通、韵达、极兔、德邦等总部在沪快递企业建立全网协商协调制度。
事实上,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不仅是外卖行业,也不仅是在上海,近年来,广东、福建、江苏等地相继推动外卖、快递、网约车等新业态行业开展集体协商的探索。
例如,广东省总工会就将进一步加大新业态工会工作力度,深化新业态领域劳资沟通协商工作,推进货拉拉、如祺出行等平台企业健全与司机、快递员代表沟通协商机制建设,推动京东、美团、饿了么、滴滴等全国性平台企业在广东分支机构开展二次协商,推进新业态行业工联会与行业协会就涉及劳动者权益事项开展集体协商。
“这些都是有益的探索,有利于扩大职工民主参与、促进各行业之间集体协商资源的共创共享,为新业态劳动者入会和参与协商创造便利条件。”娄宇提到。
王天玉则表示,对新经济业态发展的复杂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和尊重,要意识到问题的困难性,把探索的时间预期拉长,扎扎实实、一点一滴将工作落到实处,不断突破现有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