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眼中的“90后”“00后”劳动者:维权存证意识强 也易违规任性离职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严灿   2023-04-21 08:55:32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严灿北京报道

近年来,随着90后、00后依次进入职场,为职场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也渐渐成了劳动纠纷的主角。发生劳动纠纷时,新生代劳动者如何更合理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呢?

4月20日,北京西城法院召开“涉新生代劳动纠纷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发布相关典型案例,通过梳理20-35岁年龄段涉劳动争议案件的特点,试图从法律角度呈现“新生代职场画像”。

“根据近三年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数据显示,20-35岁的新生代劳动者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占比由2019年的17.2%上升到2022年的33.1%。”西城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元田表示,从劳动者角度看,新生代劳动纠纷案件有以下独有特点:“短工化”现象明显,“跳槽”频率较高。更多关注劳动感受问题和自我认同驱动与价值实现,而非传统的薪资福利待遇。

同时,新生代劳动者的求职心态更加开放,更多人选择接纳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及二三线城市,网络主播、线上教育培训等新业态领域吸引了他们的目光。重视人格平等,强调劳动尊严,遇到问题敢于也善于主动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重感情“抱团取暖”,发生纠纷后迅速“抱团”,群体性离职或群体性维权趋势明显。

南方财经记者了解到,涉新生代劳动纠纷案例中,新生代劳动者作为原告的比例占到62%左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胜诉率基本持平。该批典型案例共6起,既有新生代劳动者积极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典型,也有无视合同规定任性离职赔偿违约金的情况,还有劳动者及用人单位积极调解、化解纠纷的案例。

“00后整顿职场”引发热议以来,相关话题热度不减,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在“00后无视规定兼数职,违反制度被辞退”典型案例中,出生于2000年的刘某在北京某出版公司担任发行部业务员。入职时签收了公司向其送达的《员工手册》,其中奖惩制度处规定“利用工作时间进行兼职(与第三方建立任何形式的用工关系)的,为严重违纪,本社有权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工作期间,刘某在正常工作时间在工作场所利用工作便利从事撰写广告文案、发布短视频并领取兼职报酬。公司经查后向刘某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刘某签署《出版社职工离职通知书》,声明所有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均已结清,员工与单位不再存在任何劳动争议和法律纠纷......。后刘某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仲裁委出具裁决书后,刘某不服并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本案中,刘某的兼职行为属于《员工手册》奖惩制度中规定的严重违纪行为,公司以此为由通知刘某解除劳动合同并无不妥。而且,刘某在离职时已确认与公司再无其他争议,故其要求北京某出版公司向其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请求难以得到支持。最终法院判决驳回刘某的诉讼请求。

而在“试用期间受保护违法辞退需赔偿”案例中,26岁的小陈毕业后入职北京某技术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双方约定试用期为半年。入职三个月来,公司多次安排小陈加班,2022元旦期间,公司再次安排小陈某到外地出差从事设备调试工作,小陈拒绝了公司的加班要求。后公司以小陈在试用期内不服从工作安排为由对其予以辞退。

法院经审理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试用期欲行使解除权的,需证明劳动者存在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形。北京某技术公司以小陈未服从单位的工作安排对其辞退,明显不符合法律的规定,故应当向小陈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最终法院判决北京某科技公司向小陈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3万余元。

据悉,通过对新生代劳动纠纷案件的审理,西城法院办案法官发现明显特点:新生代维权意识强,证据保存意识强,在诉讼中往往提交大量的录音录像、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案件处理周期相对较短,调解率相对较高,释理说法后诉讼中沟通较为顺畅。劳动权益诉求更加多样化,新类型诉求如年金、股权、竞业限制违约金等不断出现。离职原因多元化,“冲动型”离职不在少数,加班、人际关系等成为主要诱因。新业态领域成为多发地。

如何帮助新生代劳动者更好地融入职场?西城法院提示:作为职场的“少年”,新生代劳动者要做好职业规划,扬长避短,走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避免冲动离职。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客观理性地处理问题和分歧,对“任性”说不。发生纠纷后,及时保留证据,第一时间寻求法律途径维护权益。加强责任意识,增强主人翁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为用人单位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建议用人单位严把招聘关,评估所聘用的新生代劳动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实现人岗匹配、人企匹配。遵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及公积金,完善各项福利制度;在解除、裁员或者降薪前,需要评估用工成本及有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慎用解除权。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完善培训体系,以更大的包容心及责任心,打通新生代劳动者的成长路径。

全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