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第31期珠江金融论坛期间,全国首个助贷行业标准《助贷机构服务管理标准》也在会上发布。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黄昌利在接受南财记者专访时表示,25条举措“干货满满”,极大地激发了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劲头,感觉到营商环境在升温、变暖。而助贷业务的快速发展,为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贵融资难问题,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南方财经:在11月27日,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支持民营经济25条”。其中也特别提到了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在这其中您最关注哪方面的问题呢?
黄昌利:这么多年确实国家也非常重视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想了很多办法,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措施。这几年助贷业务的快速发展,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应该说是起到了相当正面的作用。中小微企业要去申请一笔贷款,这个过程其实对于它们来说也是挺漫长的,也付出很多成本,包括这种时间的成本、资料的提交等,而且最主要是中小微企业很多都不是这方面专业的机构,所以它会面临着如何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如何寻找合适的金融机构。对银行来说,因为客户比较散,每一笔贷款处理起来都是费时费力的,成本比较高,比如我们对中小微企业做信用评估,很多信息可能难以收集,不一定能得出比较准确的对它的信用等级的合理评估,所以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产生了助贷业务和助贷机构的兴起。这个行业总的来说,这么多年的发展会有一些良莠不齐,有的机构确实做的是比较规范的,也做的得非常好,但是确实也有一些机构不太规范,或者说有一些违规经营,导致出现比如说过度营销使得客户陷入债务陷阱中,有的可能就会出现说暴力催收,但这几年经过国家的打击,这种情况应该说比较少了,我们应该在业务创新和规范发展中找到平衡。
南方财经:在本届珠江国际金融论坛上,《助贷机构服务管理标准》会进行一个颁布,像这个标准我刚才也听您说超过了一年多的准备时间,它其中的一个难点或者是说痛点是在哪里呢?怎么样来推动它的出台呢?
黄昌利:这个行业开展起来里面涉及大量的业务工作,比如说获客引流、对客户的营销的方式、数据的收集处理、对客户信息的保护、客户的信息加工整理、筛选推荐至放贷机构,这里面会涉及非常复杂的业务流程,所以我们确实也花了很长时间把这些业务流程给理清,尤其是这些对标杆企业开展业务好的做法,还有我们会对一些不太规范的做法进行规范。邀请业界专家进行走访或者交流,比如说监管部门对商会也做了一些交流,我们对一些不太规范的做法也做了一些理清和调研。
南方财经:在助贷行业的一个发展,它对于普惠金融会有什么样的一个意义呢?
黄昌利:普惠金融的发展,我们知道它面向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微企业。过去在所谓的这种金融排斥的这个背景下,中小微企业它确实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随着助贷的发展,应该说还是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包括解决银行处理中小微企业客户的成本过高、人手不足的问题。就在这个信贷的链条中,助贷机构其实更擅长于链条的更前端一些,银行这类机构它更专注和擅长于比如说信贷的发放、风险防控环节,这样会使得社会经济运转效率更高。我们在调研中也接触到这些助贷机构,包括放贷机构,大家还是对金融赋能持非常欢迎的态度,也是非常认可的。
南方财经:您本人在今年其实也是跑了很多趟大湾区,您自己感觉到这个行业在大湾区目前的发展情况是如何的?并且是有怎样的一个发展前景呢?
黄昌利:我感觉说在广东这边、粤港澳大湾区这边,应该说助贷这个行业发展是非常快的,也是在我们国家应该是发展得比较早的。在这个行业应该说很多方面其实是走在我们全国前列的,包括这种业务模式、产品创新、新技术的一些应用其实都是走在前面的,当然我们的一些很多好的做法其实也是可以给其他地方提供参考和指引。
记者:赖禧
拍摄:解祥稳 吴丁峰(实习)
剪辑:何浩铭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婷芳 丁海利 黄达迅
监制:杨海涛 夏精棋
统筹:曹军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