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结节|如何超声检查浅表淋巴结判断良恶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23-11-18 17:59:05

作者:蒋军英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公益科普支持:广东省二十一世纪教育基金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重大慢性疾病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经常有患者担心耳后、脖子、下巴等地方长出了“小硬包”,伴有疼痛感,有的小包还会慢慢长大,是不是肿瘤信号?这很有可能是颈部淋巴结肿大了。

人体内有许多对疾病敏感,并能及时发出“信号”的器官,淋巴结就是其中的一种。

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成群分布在我们全身,是淋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收集引流区域的淋巴液,并经过输入淋巴管流入淋巴窦,再通过髓质淋巴窦汇入输出淋巴管。

局部淋巴结肿大是淋巴结因内部细胞增生或肿瘤细胞浸润而局部体积增大的现象,我们所说的浅表淋巴结主要指分布在头颈部、上肢、还有下肢等区域的一些淋巴结。如何超声检查浅表淋巴结判断良恶性?一般从三方面进行判断,具体来看:

1. 淋巴结形态大小:正常淋巴结为偏长椭圆形,颌下及腮腺区域淋巴结趋于圆形,正常直径一般在5-20mm之间,包膜清晰,表面光滑,长径比宽径大于等于2,纵横比<2且形态失常多见于恶性淋巴结。

2. 结构、内部回声:炎症等病变引起的淋巴结肿大结构一般是正常的,皮质、髓质、淋巴门分界都比较清晰,周边皮质呈均匀低回声,中央髓质呈窄条状高回声,淋巴门位居中或稍偏一侧,有时门位显示不清。而肿瘤引起的淋巴结结构破坏后,边界就不清楚。

3. 血流信号:

中央门型血流(I型):正常淋巴结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结都有一条微动脉供血,进入淋巴结后从中央部发出离心性分支,淋巴结内仅探及这条淋巴结原有动脉,就称为中央门型血流,是淋巴结系统的“良民证”。

“冒牌”门型血流,血流有异常走形(II型):由于恶性淋巴结通常会破坏原有的动脉,同时生成肿瘤新生血管,进入淋巴结后,就有异常走形,出现了原有动脉外的另外血流信号。 

紊乱无序的血流(III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肿瘤的进展,原有的动脉消失,冒牌的门型血管则会更加猖獗,终会出现无序的、紊乱的、更加丰富的血流类型。

周围型血流(IV型):临床病理学研究认为,转移淋巴结典型的生长方式与淋巴瘤相反,是“由外而内”,即肿瘤组织通过输入淋巴管侵入淋巴结,血流呈周围型分布。

乏血供型(v型):除了周围型血流为转移淋巴结的经典表现外,还有相当多的转移淋巴结呈现乏血供的特征。

全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