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百年间,用什么来衡量社会的变迁?消费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测定器。
百年前,咸亨酒店一文钱的茴香豆,四文钱的一碗酒;到如今琳琅满目的白酒、黄酒、红酒、清酒,配着中式、日式、西式的下酒菜,已经能看出消费的巨大变化。
那么,消费究竟是什么,仅仅是“买买买”吗?
恐怕远远不仅如此。曾几何时,人类社会在匮乏中养成了节俭与珍惜,经济发展之后,一些家庭节省的母亲与花费不菲的儿女成为了鲜明的对比。如今,伴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消费浪潮,却也逐步不那么耀眼,这背后的社会心理变化不容小觑。
日本社会也是如此。近日,日本颇具影响力的消费社会研究者三浦展所著的《孤独社会:即将到来的第五消费时代》(以下简称“《孤独社会》”)中文版出版,谈到在心理倾向和社会变迁的影响下,日本即将到来的第五消费时代。
在过去的百年间,日本已经经历过或正在经历五个不同的消费时代,对于其他经济体也颇有借鉴意义。
对于最新到来的第五消费时代,三浦展下了很多定义,其中的关键词就是日本社会的孤独:不再有随时得到的照顾,家庭成员和恋人之间的链接也在减少。而与之相伴随的,消费的兴起、变化乃至重新定义,消费与个人的关系,与家庭和社会变迁的关系,从《孤独社会》中,或许可以窥见一斑。
这是一个新的时代,人们在消费中重新找寻自我。
消费特征变迁
三浦展曾经写过一本叫做《第四消费时代》的书,讨论日本从私有消费到共享消费的变迁,但恐怕他也没能想到,这个时代已经快速向下一个时代转变:在出版《第四消费时代》之后的短短十年,三浦展就出版了《孤独社会》,讨论第五消费时代。
这本书重新设定了不同消费时代的时间。比如,将第四消费时代开始的时间点从2002年调整到1998年。具体来看,日本这五大消费时间的时代和特点分别是:
第一消费时代,日本的主要消费特征是人口快速增长,广播、电影、报纸的普及,日本人追求欧美化、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第二个消费时代的特征则主要是人口进一步增长,人们的消费观念围绕“核心家庭”展开,电视、电话、汽车、高速公路、新干线等在日本快速发展,人们追求“大的就是好的”消费。
到了第三消费时代,大概是1970年代中期以后,泡沫时代开始了。自然人口增长放缓,不婚率增加,个人电脑开始在日本普及,消费围绕着个人展开,人们开始追求质量而非数量。
第四消费时代则是本世纪初左右开始,似乎还没有完全过去,但三浦展认为已经逐步消失。第四消费时代总人口下降,单身家庭成为了最多的家庭类型,智能手机普及,共享、简约、低欲望等倾向明显。
而该书认为,从2021年开始的第五消费时代,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时代。日本社会的人口持续下降,离婚率高企,虚拟世界开始发力。一方面人们追求认可和照料,另一方面却憧憬自己成为强者,这是一个矛盾的时期。
三浦展的这些论断非常清晰,作为一本涉及社会学的著作,本书通俗易懂。日本有颇多擅长结合经济学与社会、人口变迁的学者,写《低欲望社会》的大前研一是一位,最新出版《孤独社会》一书的三浦展也是一位。
事实上,不少日本学者很擅长根据繁复的现象,得出一个或多个颇有影响力的结论。他们甚至可以通过书籍,将这些结论或者概念“出口”他国。比如:“下流社会”“低欲望社会”等等,虽然论证过程并不像西方学者那般严谨,但却和时事结合更紧,颇为贴合东亚人的阅读习惯。
消费与社会
消费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因素,就如同文化不能脱离社会与人心单独存在一样。
胡应麟评价中唐诗人:“诗到中唐,气骨顿衰”。大批中唐诗人出生于安史之乱之后,未能感受到盛唐气象,他们诗歌风貌也就与盛唐诗人截然不同。同样的,日本社会气象的变迁,股灾和地产泡沫的戳破,不仅仅大量蒸发了日本社会的财富,也在整整两代人身上留下冲击。
曾经豪气购物,喜爱奢侈品,能为晚上喝完酒打上一辆出租车而豪掷百万的日本人消失了,消费的“黄金时代”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要求舒适、简约、高性价比的日本人。
然而,这样的日本人也在变化。三浦展对此的观察颇为敏锐。曾几何时,日本的全职主妇能够为丈夫、孩子乃至丈夫的双亲提供无微不至的照料。一个典型的场景是:一位日本职场忙碌的丈夫回到家里后,对妻子说一句:“喂,来一杯茶。”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喂,茶”却变成了一个日本的茶品牌,用于怀缅那个逐步消失的印记。
如今,已经没有谁能提供如此无微不至的照顾,三浦展观察到,即使是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母亲,在孩子逐步长大后对他的关照也在减少。
因此作者认为,在第五消费时代,日本一个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孤独。年轻人孤独,老年人孤独,即使是恋人们也孤独。这是一个低认可度的时代,没有什么看起来绝对正确,也没有谁能够倚靠旧有的价值观或者完整的家庭摆脱这种孤独。
《孤独社会》提出,日本正进入全面单身化时代。一个新的消费市场出现了,人们对于链接感到恐惧,却需要被照料;而需要被照料者包括——孩子、年轻人和老人,换句话说,几乎是所有人。
三浦展认为,照料市场正从家庭过渡到社会。一方面,老龄化导致老年人等需要社会福利提供照料的人口大幅增加;另一方面,现在的家庭中,更多女性开始工作,家庭成员需要尽可能自己照顾自己。以前妻子扮演的无偿提供照料的角色,正在逐步消失,女性不再局限于传统轨道,社会则开始担负起职责,一个明显的现象是日本堂食儿童数量的增长。
此外,虚拟社会也在孤独中茁壮成长。比如,三浦展认为不少日本人会“逃往”元宇宙,但这能否真的满足人类的愿望,抑或是进一步沉溺于“理想中的自我”而无法自拔呢?
阅读:寻找自己的兴趣之地
在最新的消费时代,重要的或许不是消费,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和自己的关系。
在阅读中,我们也能增强对自我的了解。由于文字具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所以尽管相对于视频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但获得感和思考的空间也会更强。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从头到尾把一本书细细读完,毕竟对于现代的都市人来说,读书甚至是一件较为奢侈的事情。
比如,在阅读《孤独社会》这本书时,喜欢数据的人可以找到很多表格,喜欢案例的人可以在最后的附录中找到很多鲜活案例,喜欢思考的人可以对于书中提出的概念进行思考,并可以追究其根源。比如,三浦展提出在消费中的“在人格化”和“再生活化”是真实的吗?
如果读完这本书,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消费?消费给我带来了什么?这或许已经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