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粮食连年丰收,累计吸引1120万人返乡入乡创业创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莎   2022-09-28 20:50:4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北京报道 2018年6月,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规划,即《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布,今年已到《规划》实施收官之年,这五年乡村振兴战略进展和成效如何?

9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规划》实施有关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在发布会上表示,《规划》实施情况良好,成效显著,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重大成就。《规划》提出的22项重点指标中,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3项约束性指标实现规划目标。其他预期性指标进展顺利、符合预期。

59项重点任务均已稳步落实、落地见效,82项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比如数字农业农村工程、乡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农村就业岗位开发行动等扎实推进、效果明显,有力地支撑了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牢牢守住两条底线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今年“三农”工作的两条底线任务,也是《规划》实施的重点任务。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及重要农产品需求仍将刚性增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

对此,《规划》提出,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建立全方位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提升农业装备和信息化水平。

到2021年底,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全国粮食产量13657亿斤,创历史新高。

2021年出现罕见秋雨秋汛,今年夏季长江流域局部出现严重高温干旱,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在,今年粮食生产承压,引发广泛关注。不仅如此,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农资价格和农资供应也带来一定影响。

“今年的粮食生产经历了多重考验,成绩来之不易。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实现1.3万亿斤以上目标有把握。”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在发布会上说。

曾衍德介绍,今年粮食生产呈现出产量继续增加、结构持续优化、效益稳步提升的特点。目前,夏粮早稻已经丰收到手,秋粮即将大面积收获,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

确保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吴晓在发布会上介绍,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一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和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加快种业振兴,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二是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如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对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

三是统筹调控粮食市场,稳定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健全粮食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市场调控和应急保障。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储备规模,优化储备品种和布局。完善粮食加工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畅通“北粮南运”物流通道,健全成品粮油加工、运输和销售网络。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是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硬任务,各地各部门集中资源、聚合力量,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曾衍德介绍,具体从四方面着力。

一是衔接扶持政策,优化帮扶强支撑;二是聚焦重点群体,健全机制防返贫;三是突出重点帮扶,倾斜支持增后劲;四是抓实产业就业,拓展渠道促增收。

如2022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增加到1650亿元,东部省份财政援助资金超过220亿元,选派挂职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1.4万人。

乡村产业加快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规划》把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摆在重要位置,突出用发展的办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

曾衍德表示,五年来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包括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发展,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农村电商蓬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传承发展。

具体来看,曾衍德表示,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6%,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增至2.5:1;全国休闲农庄、观光农园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30多万家,年营业收入超过7000亿元;各类涉农电商超3万家,农村网络零售额超2万亿元;累计认定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673个,遴选推介乡村特色产品2438个、乡村工匠662个。

乡村产业发展,离不开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采取的系列有力措施。

首先是突出规划指引,完善政策要素聚集,强化改革激活力,持续激发乡村资源要素活力。

如编制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每个脱贫县确定2—3个优势主导产业。曾衍德表示中央财政衔接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超过50%。再如制定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等政策,推动资金、土地、人才向乡村集聚、向主导产业集中,2021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43万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

另外,有关部门还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不断为乡村产业注入新动能。

持续培育乡村产业经营主体也是发展乡村产业的重要措施。农业农村部门累计认定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万多家。规范提升新型经营主体,累计培育家庭农场390万个、农民合作社222万家。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健全订单农业、利益分红、股权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

持续提升农村就业创业质量也是重要举措之一,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县域富民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在农产品加工、农田水利、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更多就业,2021年本地农民工超过1.2亿人。

农业农村部门支持创业带动就业,推介了2210个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落实创业补贴、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累计吸引1120万人返乡入乡创业创新,平均每个主体带动6—7人稳定就业。

吴晓表示,《规划》的顺利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的日益完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吴晓指出,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在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任务。接下来将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全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