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科技眺望丨红杉中国成2021年IPO企业投资冠军 硬科技仍是核心赛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雪   2022-09-27 19:52:01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王雪 上海报道

9月27日,第十六届沙利文全球增长、科创与领导力(GIL)峰会在上海举行。“面对大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企业如何保持高质量发展,增强创新动力,把握战略机遇?培育壮大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动能,离不开产业资本赋能,科技创新驱动。”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总裁王昕在会上指出。

2021年,全球IPO市场跌宕起伏。随着注册制持续推进,科创板和创业板成了企业上市“主阵地”。同时,北交所的建立为“专精特新”企业拓宽融资渠道,IPO数量也一举创下2000年以来历史新高。

但新股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捷利交易宝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上市港股出现大面积破发,截至目前,46家企业中有34家处于破发状态。

“新世代投资展现三大特征,即黑天鹅与灰犀牛是常态;投资逻辑在破碎中寻找新规律;全球化正在被板块化替代。”云科技董事长万勇指出,医药行业利润被集采挤压,房地产行业降温,教育、金融、互联网行业风云突变。目前,国内多家科技公司在海外产业链受阻,引发的结果是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而趋势是转向硬科技。

投资外冷内热

清科研究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数量达645家,同比增长11.8%,首发募资金额达8562.10亿元,数量和金额创历史新高。2021年下半年,受中美监管政策影响,中国赴美上市企业数量、金额呈现断崖式下跌。

绿专资本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赴美上市企业41家,募资金额约142.79亿美元,但近93%的新股在上半年登陆美股市场。

境内市场方面,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市企业522家,同比增长19.7%,首发融资额达5244.64亿元,同比上升15.6%。值得关注的是,科创板和创业板成为企业上市“主阵地”,分别是199家和162家,首发融资金额占总金额的65%。

企业IPO是VC或PE投资能力的重要体现。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中国私募股权基金2021年度IPO冠军成绩单》显示,红杉中国是2021年度IPO企业冠军投资机构,投资上市企业总市值达27838亿元,其次是华兴新经济基金,投资企业IPO市值共为21604亿元。

硬科技仍是投资趋势

“疫情对市场细分行业分化起到了催化作用,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使科技创新成为全民共识,硬科技成为核心赛道,美元基金纷纷设立相关团队加大布局。而且,以‘双碳’为核心的庞大产业链逐步清晰,将成为未来投资布局的核心主题。”元禾辰坤高级合伙人李怀杰表示。

硬科技是以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瞄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当前,中国在硬科技领域有发展基础。“我国每年理工科毕业生数量超过300万人,是美国的五倍,人口红利已升级为‘工程师红利’。”海松资本创始人、CEO陈立光指出,“2000至2019年度,中国科研支出占比逐年上升,由0.89%增长至2.23%,不论在占比还是绝对值上都与美国的差距逐渐缩小。”

据悉,中国在多个细分科技领域已取得一定成绩。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50万辆,中国占比49.2%;2020年,全球5G基站建成237.5万座,中国占比73.7%;2020年,全球光伏装机存量760.4GW,中国占比33.4%。

“中国在硬科技领域已涌现出多个全球领导者,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已连续五年保持龙头领先地位;华为连续七年在通信设备领域市占率全球第一;比亚迪是全球唯一同时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公司。”陈立光告诉记者。

但是在半导体、新能源、云计算等诸多硬科技领域仍面临“卡脖子”问题。中芯国际、东方证券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对半导体的需求量占全球49%,但在供给端仅占全球的5%。

陈立光认为,中国在半导体设计和制造链条中起步较晚,积累相对薄弱,但值得一提的是,在部分芯片的设计及封测环节,中国代表性企业正在加码追赶。

“以芯片为代表的需要长期积累的渐进式技术,有较明确的技术路线,目前主要问题是时间积累不够,未来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会投入较多资金。”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公开表示。

面对“双碳”战略目标,能源生产端起到绝对的支撑作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能源消费仍以化石能源为主,水核风光等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不足20%。若2060年完成“碳中和”,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增加至80%以上。

“包括新能源电池、光伏、风电、氢能等在内的多个新能源产业发展空间广阔。”陈立光指出,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未来5年其销量及渗透率还将不断提升,主流动力电池厂商的产能占比也将不断提升。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增长1.2倍,市场渗透率为21.6%。从车型来看,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0.8万辆和206.2万辆,同比增长1.1倍和1.0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首席专家张永伟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突破30%。

与此同时,在硬科技领域,云计算市场持续增长,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3.29亿元,较2020年增长54.4%。其中,公有云市场高歌猛进,规模达2181亿元,同比增长70.8%;私有云市场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28.7%。

全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