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深圳三大方面助力企业拓展国内外两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欧雪   2022-08-16 19:05:12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欧雪深圳报道

近日,深圳市商务局发布《深圳市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主要从制度体系、发展能力和平台支撑三个方面共15条措施促进内外贸、进出口协调发展。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000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00亿元;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5000亿美元,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500亿美元;外贸新业态占比20%,认定贸易型总部企业累计100家;机场国际航线100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300万标箱以上。

内贸来看,上半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83.00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外贸来看,上半年,深圳全市进出口总额16152.6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出口稳居全国第一,达9142.5亿元,同比增长7.1%。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副所长王振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内贸方面,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去年居全国第五位;外贸方面,深圳连续29年居内地外贸城市榜首,是偏外向型经济的城市。目前,深圳从事内外兼营的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关措施较完善、合理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不同时期强调的内外贸一体化不尽相同,内外贸一体化是落实“双循环”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倒逼相关产业与国际市场接轨,提升企业整体的竞争能力。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便有学者提出内外贸一体化的概念,主要为解决企业内外贸经营体制的一体化问题。近年,随着贸易规模不断壮大,相关进程开始加快。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今年,商务部等14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通知》。

深圳《实施方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重点提出了三大任务:

第一个任务是完善内外贸一体化制度体系。一是健全法规制度。二是完善内外贸监管机制。三是构筑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体系。四是促进标准认证衔接。五是推进同线同标同质。

第二个任务是增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能力。一是支持企业“走出去”。二是培育外贸新业态新动能。三是提高数字化发展水平。四是强化品牌建设能力。五是畅通国际物流网络。六是加强融资能力建设。七是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第三个任务是强化内外贸一体化平台支撑。一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试验平台。二是搭建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三是拓展对外经贸合作平台。

受访专家均认为,《实施方案》参照国家相关文件,提出的措施已较为完善、合理。此外,王振认为深圳的《实施方案》还做了相应的有益补充,将平台支撑方面的内容单独列为重要一点,更加丰富了整体内容。

王振还建议,在商务部办公厅发文中有提出支持国际性专业标准组织来华入驻,深圳可在促进标准认证衔接处对此类组织的入驻做一个详细补充。同时,对于企业转型中的资金问题,深圳可探索创新一些面向内销市场的金融产品。

助企业开拓市场空间

在制度体系、发展能力和平台支撑三个方面中,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教授袁易明提出,完善内外贸一体化制度体系很重要。对于企业来说,法规制度及监管机制一体化、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后,企业才能发挥主体作用,自由选择做外贸或内贸。制度体系完善后才能激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让资源配置更好发挥作用。

王振认为,增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能力也需重点关注。他指出,内外贸一体化的发展主体是企业,企业不管如何转型,都需要持续投入相应的成本,企业的发展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外贸一体化的程度。

企业开展内贸与外贸所面临的监管要求、标准认证、经营模式和融资回款等方面均有差异,转换市场并不容易。王振表示,很多加工贸易企业尚未创立自有品牌,若要拓展内销市场,营销渠道拓展是面临的重要难题。

谈及深圳促进内外贸一体化的意义,袁易明表示,深圳作为贸易大市,此次提出推进内外贸一体化非常有必要,有助于将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技术标准、管理机制等内容统一起来,为深圳企业进一步开拓潜在的市场空间。

王振则表示,内外贸一体化有助于增强企业抵御风险、应对风险的能力,降低国内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企业经营风险。

全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