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储蓄、商业养老金管理业务将试点;普惠金融典型案例征集启动|普惠金融周报(5.9-5.13)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1世纪金融研究院   2022-05-14 12:02:52

普惠金融周报(5.9-5.13) 21世纪金融研究院出品 

【政策与监管】

国常会:对中小微企业水电气等费用予以补贴

5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稳住经济大盘,抓紧研究养老保险费缓缴政策扩围、延长实施期限的措施,指导地方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水电气等费用予以补贴。会议还决定,免除今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生今年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免息资金由国家财政承担;本金可申请延期1年偿还,不计复利。毕业生因疫情影响今年未及时还款的,不影响征信。>>[详细](中国政府网)

央行:继续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

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经济和生态文明领域建设与改革情况发布会上表示,人民银行会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跨周期政策调节,加快落实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积极主动谋划增量的政策工具,继续稳定信贷总量,继续降低融资成本,继续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我们对实体经济的进一步支持。>>[详细](央行)

央行:7家单位拒收现金被处罚

2022年第一季度,人民银行依法对7家拒收现金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作出经济处罚,处罚金额从2000元至4万元人民币不等。被处罚的单位包括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以及停车场、保险公司、医疗机构等。>>[详细](央行)

央行:主动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支持受困企业纾困

5月13日,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表示,要加快落实已出台的政策措施,积极主动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督促金融机构全面落实好“金融23条”,支持受困企业纾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灵活调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居民家庭、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信贷还款安排。>>[详细](央行)

银保监会:新发放企业类平均贷款等利率均进一步下降

5月1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获悉,银保监会调查了解到,4月份新发放企业类平均贷款利率、普惠型小微企业平均贷款利率、民营企业平均贷款利率和制造业平均贷款利率均保持进一步下降趋势。>>[详细](21世纪经济报道)

银保监会:进一步完善城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业化机制

5月13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城市建设和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引导商业银行通过单列信贷计划、实施内部转移定价优惠、提高普惠金融绩效考核权重、落实不良容忍度和尽职免责规定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城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业化机制。引导各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积极发挥作用,加大城市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力度,实现城市小微企业与银行保险机构精准对接。深入推进科技赋能,提升对城市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详细](银保监会)

发改委等部门: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强汇率风险管理

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做好2022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强汇率风险管理。鼓励企业使用多元化外汇避险产品,通过政银企“几家抬”协力降低汇率避险成本,鼓励银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支持银行发展线上交易服务平台,便利中小微企业外汇套保询价和交易。>>[详细](发改委)

工信部:积极安排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专项资金

5月9日,工信部印发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各地要积极安排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专项资金,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结合本地实际向困难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房屋租金、水电费、担保费、防疫支出等补助并给予贷款贴息、社保补贴等。>>[详细](工信部)

【地方动态】

北京:保障服务扛起金融稳企业保就业惠民生责任担当

北京银保监局指导北京市银行业协会于发布《关于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有关工作的倡议》,引导辖内银行机构会员单位提高政治站位,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行业、企业和个人的纾困支持力度。一方面,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暂时遇到困难的行业、企业和个人,合理运用纾困金融服务方式,积极减费让利,灵活调整贷款还款,合理延后还款期限,加大扶持力度,缓解客户还款压力。另一方面,积极通过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安全性、便捷性和可得性,针对因疫情导致的企业无法按时发放工资、还贷、报税等突出问题,特事特办制定应对预案,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支持好服务好疫情期间企业正常经营和社会民生保障。>>[详细](北京银保监局)

天津:指导天津银行业积极应对突发疫情影响实现稳健发展

天津银保监局指导辖内银行业积极应对突发疫情影响,坚决落实各项稳增长和助企纾困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严防金融风险,实现银行业稳健发展。截至2022年3月末,辖内各项贷款余额4.16万亿元,同比增长3.57%;新增中长期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65%,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长期资金需求。从投向上看,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疫情防控和应急保供,以及普惠型小微企业等符合信贷政策导向领域。>>[详细](天津银保监局)

河北:全面部署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小微金融服务工作

河北银保监局强化督导措施,实施差异化考核,稳步增加银行业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供给,努力实现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含)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信贷结构,加大信贷产品创新力度,增强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做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接续和贷款期限管理,进一步推广“随借随还”模式,加大续贷政策落实力度,支持小微企业纾困恢复。>>[详细](河北银保监局)

广西:发布推进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实施意见

广西银保监印发《广西银行业保险业推进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实施意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依托农村地区网点的获客信息,主动延伸服务渠道。各银行保险机构要主动向新市民高度聚集的城市、城镇、创新创业基地、产业园区、工业园区等区域下沉机构,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和保险公司在县域、城镇下沉网点。鼓励银行机构针对新市民流动性强的特点,优化账户开立、工资发放等金融服务。推动银行机构不断完善服务设施,为新市民提供多样便捷的征信服务。>>[详细](广西银保监局)

江苏:29条措施推动优化金融供给

江苏银保监局出台《中国银保监会江苏监管局关于优化金融供给增强服务效能深化“四保障六提升”行动的意见》,从十个方面提出了29条工作意见,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坚持高质量发展,优化金融供给,提升服务效能,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详细](江苏银保监局)

重庆:出台“稳企业保就业”金融直达若干工作措施

重庆银保监局出台金融直达二十二条工作措施,进一步支持困难行业、中小微企业、个体经营者、新市民及灵活就业人员。至2022年一季度末,全辖中小微企业及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3.03%,惠及133.25万户市场主体,连续四年实现余额、户数“两增”。>>[详细](重庆银保监局)

青海: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稳步增长

青海银保监引导辖内银行机构加大服务业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全省服务业恢复发展。指导银行机构科学合理制定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融资对接,加大信息收集力度,推动信贷资源向服务业领域倾斜。截至2022年1季度末,全省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28.53亿元,较年初增长4.31%,高于各项贷款较年初增速3.26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的户数57827户,较年初增加2118户,阶段性实现了“两增”目标。>>[详细](青海银保监局)

【机构信息】

国家开发银行:已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1320亿

国家开发银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市场化发债模式,持续创新绿色金融债券产品,引导社会资金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点领域,积极服务绿色发展。截至目前,开发银行已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1320亿元,余额1170亿元,规模位居市场第一。>>[详细](国家开发银行)

进出口银行:为1300家小微企业减免函证业务手续费26.38万

进出口银行积极推进函证业务规范化、数字化,贯彻落实监管要求及小微企业优惠支持政策,着力提升函证业务服务质效,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今年4月末,全行累计完成回函超8000份,为1300家小微企业减免函证业务手续费26.38万元。>>[详细](进出口银行)

农业银行:出台15条措施助企防疫纾困

农业银行印发《做好疫情防控和金融服务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实施个贷业务关怀政策、加大农产品稳产保供等方面15条政策措施,提出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存在临时性经营困难,确有还款意愿和吸纳就业能力的小微企业,综合运用续贷、展期等方式给予支持。小微企业线上贷款可通过线下方式进行展期等。>>[详细](农业银行)

工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超2.9万亿

工商银行发布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行动方案、15条行动举措,明确“十四五”期间,每年在乡村振兴领域融资投放不低于1万亿元。2021年,工商银行在涉农领域融资投放达1.6万亿元,今年一季度投放近3900亿元;3月末涉农贷款余额超2.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700亿元,增长超10%。>>[详细](工商银行)

东莞银行:成功落地东莞市首笔小微外贸企业风险共担转贷款

2022年3月,东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广东省分行合作小微企业银行转贷款,并成功落地东莞市首笔小微外贸企业风险共担转贷款,共计支用人民币6亿元整,有力支持了广东省包括多家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在内的164余家小微外贸企业的融资需求。>>[详细](中国银协)

杭州银行:一季度为3958户普惠小微客户办理“延期还款”39.41亿

杭州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因疫情管控等原因无法如期前往网点办理续贷业务,或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申请延期的客户,将通过调整借据到期日、征信保护、无还本续贷等合理方式,为其提供疫情期间金融支持。据统计,2022年一季度,全行已共计为3958户普惠小微客户办理“延期还款”39.41亿元。>>[详细](中国银协)

【养老】

四大行即将试点养老储蓄:每家额度100亿

5月1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获悉,银保监会正在会同人民银行研究推出特定养老储蓄业务试点,特定养老储蓄业务兼顾普惠性和养老性,产品期限长、收益稳定,本息有保障,可满足低风险偏好居民的养老需求。据了解,特定养老储蓄业务初步拟由工、农、中、建四家大型银行在部分城市开展试点,单家银行试点规模初步考虑为100亿元,试点期限暂定一年。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种类型,产品期限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详细](21世纪经济报道)

银保监会:筹备创新推出具有鲜明养老属性的商业养老金管理业务

5月13日电,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获悉,银保监会借鉴国内外经验,筹备创新推出具有鲜明养老属性的商业养老金管理业务,为个人提供养老财务规划和长期资金管理服务,将养老规划、账户管理与金融产品相结合,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养老顾问服务和金融解决方案,满足消费者差异化养老需求.力争尽快由部分养老保险公司开展试点。>>[详细](21世纪经济报道)

安徽: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

《安徽省“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发布,提出“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并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要超过95%,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月人均待遇水平力争达到180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5%。>>[详细](安徽卫健委)

【号外】

“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2)”征集正式启动

为摸底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情况、宣传推广先进典型经验,“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2)”征集活动今日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中国财务公司协会,以及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提供学术支持。案例征集时间截止到6月10日。>>[详细](21世纪经济报道)

全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