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资管研究院研究员万倩倩实习生刘畅 地方债发行问题备受关注。8月27日,财政部提出要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加快下半年预算支出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同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监管反馈2019-2020年地方债专项核查问题,地方需9月底前上报整改报告。
与此同时,债券违约风波不断,信评机构频繁进行负面调整。泛海控股公告,“18泛海MTN001”付息及回售部分债券本金按期、足额兑付存在不确定性,东方金诚将泛海控股主体及相关债项信用等级由A下调至BB。此外,桑德环境置换债券再违约,标普将阳光100中国长期发行人评级由“SD”下调至“D”。 据交易商协会,二季度债券市场评级负面调整同比大增97.5%,评级业务量同比下降18.95%。
上市公司预警层面,证监会拟对北京文化作出行政处罚并采取市场禁入措施,中策集团称金融资产净收益上半年亏损,系恒大汽车股价下跌等因素所致,后续可能考虑出售对恒大汽车持股,宏达新材:上半年亏损9775.45万,公司控股股东股份全部被轮候冻结,以及上海电气上半年净亏损49.7亿元,由盈转亏。
重点关注
1.监管反馈2019-2020年地方债专项核查问题,地方需9月底前上报整改报告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位地方财政人士处独家获悉,近期监管部门已向地方反馈2019-2020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核查情况。按照监管要求,地方需要根据问题清单逐笔逐条细化整改措施,并将整改报告于9月底前反馈中央监管部门。按照监管要求,对于投向不合规的债券资金,需按程序收回,调整用于其他符合条件的公益性项目;对于债券资金使用不规范的,要予以追回,确保合规用于对应项目;对于支付进度较慢的要加强督导,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此外,需补齐缺失的相关管理程序,完善项目融资平衡方案。近期财政部在回复人大代表建议时坦言,部分地区仍然存在违规使用政府债券资金的问题,下一步,将加强对地方建设项目的资金管理,从严从紧审核把关。
2.中国平安:积极参与华夏幸福风险化解,下半年若情况好转拨备或不用再计提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平安集团联席CEO姚波在平安集团半年报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对华夏幸福拨备占所有风险敞口比例达60%以上。目前的在河北省政府的带头牵动下,在与华夏幸福一起进行风险防范化解方案。平安作为债委会的委员之一也积极的参与,会根据整个风险化解的进展,根据下半年情况调整拨备计划。如果情况好转,可能不用继续计提,甚至还有转回的可能。如果情况没有明显好转,或者债务化解方案明确后,平安可能会继续评估是不是需要再进一步的拨备。根据平安半年报,2021年上半年,对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估值调整及其他权益调整金额为359亿元,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金额为208亿元,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影响金额为61亿元。
3.泛海控股:收北京证监局警示函,主体评级由A被降至BB
8月27日,泛海控股负面事件接连爆出,先是子公司民生信托因3亿元信托计划兑付违约被起诉,后因与中原银行7亿元借款纠纷等未及时披露,收北京证监局警示函。公司晚间又公告称,“18泛海MTN001”付息及回售部分债券本金按期、足额兑付存在不确定性。东方金诚同日将泛海控股主体及相关债项信用等级由A下调至BB。具体负面事件如下:
(1)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重大诉讼公告,子公司民生信托因3亿元信托计划兑付违约被起诉。公告显示, 8月25日,泛海控股收到公司控股子公司民生信托转交的北京金融法院送达的(2021)京74民初570号《应诉通知书》,北京齐尔布莱特科技有限公司以营业信托纠纷为由,将民生信托诉至法院。原因是,2020年7月至9月,原告认购了“中国民生信托-至信764号优选海外债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33期、第34期、第40期及第42期信托单位,与民生信托签署了《至信764号优选海外债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托合同》,并支付了四期信托单位的信托资金合计3亿元。2021年7月中下旬,原告认购的第33期、第34期信托单位陆续到期,被告均公告告知无法按期兑付信托利益。第40期和第42期信托单位也将在近日到期,被告已明确不会如期向原告兑付。为此,原告就营业信托纠纷对民生信托进行起诉。
(2)泛海控股收到证监会北京监管局警示函。经查,1、泛海控股未及时披露中原银行的重大诉讼且在相应《对外担保公告》中信息披露不准确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起诉北京泛海东风置业有限公司,泛海控股作为保证担保人被列为共同被告,案件涉及金额7亿元。2、未及时披露中英益利的重大诉讼和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3、未及时披露重大合同后续进展。4、未及时披露民生证券股权被冻结事项。
(3)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受宏观经济环境、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控、境内外多轮疫情叠加影响,公司当前面临阶段性现金流匹配问题,因此“18泛海MTN001”付息及回售部分债券本金按期、足额兑付存在不确定性。
(4)东方金诚公告称,将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由A下调至BB,评级展望维持负面,“17泛海MTN001”、“18泛海MTN001”、“19泛控01”、“19泛控02”、“20泛控01”、“20泛控02”、及“20泛控03”债项信用等级由A下调至BB。评级理由如下:1、公司流动性压力大,“18泛海MTN001”及“18海控01”兑付存在重大不确定性。2、经营业绩持续亏损。3、公司再融资能力弱,控股股东自身流动性压力大、司法拍卖所持部分公司股权,且境内外多只债券展期兑付。
4.阳光100中国:鉴于债券持续违约,标普将阳光100中国长期发行人评级由“SD”下调至“D”
8月27日,标普全球评级将阳光100中国的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SD”调整为“D”。阳光100中国未能在原定于2021年8月11日到期后的10个工作日内执行其偿债计划,偿还其可转债合计5240万美元的本息。公司管理层没有就这次选择性违约提供新的还款时间表,未能为债权人提供信心和充足的可预见性。标普认为,鉴于阳光100中国流动性极为薄弱,且缺乏资金来源,此次违约可能会引发其债务的全面违约,并可能触发包括其美元债券和国内借款在内的债务交叉违约和加速还款。阳光100中国在今年12月亦将面对1.7亿美元的到期债务,在标普看来,该公司筹集资金或处置资产能力的不确定性极高。
点评:
此前8月12日,标普就将阳光100中国的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 “CCC-”下调至 “SD”。下调的直接原因为阳光100中国一只可转债违约。此次标普再一次将其信用评级从“SD”下调至于“D”。就在11日晚,阳光100中国发布公告称,由于公司未能于到期日支付2021年到期债券(即金额为2亿美元的6.50%可转换债券)的本金及溢价,正式宣告违约。这并非阳光100首次爆发债务风险,今年3月其7.5亿港元可转债折价回购,已被标普视为违约。
阳光100中国违约背后,是连踩三道“红线”。截至2020年末,阳光100中国的总负债为487.88亿元,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6.2%,2020年净负债率高达186.8%,非受限现金短债比为0.24,“三条红线”全部踩中,身处“红档”行列,不得新增有息负债。此外,公司前七月销售金额同比下降4成,流动性缺口大。从偿债资金来源看,近年来阳光100主要依赖于外部融资偿债,然而其融资渠道狭窄,信用状况疲软,再融资压力较大。公司自2017年以来筹资性现金流呈净流出状态,说明其外部融资环境已持续恶化,存在较大偿债风险。
5.桑德环境:置换债券再违约,持有人北交所甩卖5000万面值要价300万起
8月25日,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发布消息称,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于2020年在北交所发行的2020年度第一期置换票据项目,相关持有人在平台上发布转让信息。本次转让公开征集投资者,转让的债券面额为5000万元,不过转让底价仅为300万元。据悉,这一期置换票据为“20桑德工程EN001”,是我国首只置换票据。据悉,新发行的置换票据2020年3月6日起息,债券简称为“20 桑德工程EN001”,债券规模4亿元。置换票据本意是给资金链高度紧张的发行人一个缓冲的空间,但是桑德环境的置换票据再次出现了违约。
关注
6. 中策集团:金融资产净收益上半年亏损,系恒大汽车股价下跌等因素所致,后续可能考虑出售对恒大汽车持股
中策集团联交所半年报,2021年上半年收入3.25亿港元,2020年同期1.43亿港元。上半年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的金融资产净收益1.53亿港元(2020年同期2.50亿港元),净亏损主要由于所持上市股本证券组合公允值净减少所致,公允值净减少主要包括恒大汽车公允值减少1.74亿港元。于本公布日期按联交所收盘价5.18港元计算,所持恒大汽车价值为6.92亿港元,较本集团投资于期末的价值38.61亿港元下跌82%。参考多项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有关恒大汽车业务发展及前景的公开可得资料、现行市场气氛及市况,当本公司认为合适时,将考虑出售其于恒大汽车上市股份的部分或全部投资。至6月30日,本集团所持恒大汽车在投资组合总体的占比为98.48%。
7.ST北文:证监会拟对北京文化作出行政处罚并采取市场禁入措施
证监会27日消息,拟对北京文化及相关责任人员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并采取市场禁入措施。经查,北京文化子公司北京世纪伙伴在2018年虚假转让两部电视剧的项目投资份额收益权,虚增收入4.6亿元,虚增净利润1.91亿元,拟依法对公司及董事长宋歌等17名当事人予以行政处罚,并对时任副董事长娄晓曦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证监会强调,下一步将落实“零容忍”工作方针,坚持分类监管、精准打击,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查处各种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推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8.紫光集团:花旗起诉公司要求偿还4.5亿美元债本息及相关费用
8月27日,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公告,2021年8月24日,本公司收到通知,花旗国际有限公司作为原告向紫光集团发出《起诉书》,案由为债务纠纷,诉讼请求为偿还4.5亿美元债的未偿还本金及相关利息、费用和或其他法院认可的损失等,受理机构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
9.宏达新材:决议罢免杨鑫董事长职务,上半年亏损9775.45万,公司控股股东股份全部被轮候冻结
8月27日,宏达新材公告,公司董事会决议罢免杨鑫公司董事长职务,近日公司接到桂林市公安局电话,告知公司实控人、董事长杨鑫目前已被桂林市公安局立案调查。26日晚间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公司期内营业收入2.88亿元,同比下降17.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9775.45万元,同比盈转亏。
同日,宏达新材公告披露,公司控股股东上海鸿孜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公司股份被上海市公安局轮候冻结,本次涉及股份数量87,660,000 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100%,占公司总股本比例 20.27%。
10.云城置业: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亏损11.7亿元,同比扩大15.84%
云南城投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94亿元,同比下降40.1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5亿元,扭亏为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11.7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5.84%。2021年6月25日,联合资信下调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并将公司主体移出可能下调信用等级的评级观察名单;维持“18滇投01”和“18 滇城 01”的信用等级为 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11.上海电气:上半年净亏损49.7亿元,由盈转亏
8月27日,上海电气发布半年报,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22.09亿元,同比增长17.78%;净亏损49.71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5.2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32元。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电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计提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和存货跌价准备合计73.67亿元,对公司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损失65.74亿元。
12.易居:联合国际将易居(中国)企业控股有限公司列入评级负面观察名单
8月27日,联合国际将易居(中国)企业控股有限公司 “BB+”的国际长期发行人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联合国际同时将由易居发行的高级无抵押票据“BB+”的国际长期发行债务评级列入负面观察。该评级负面观察反映了易居经营业绩的恶化和信贷指标的减弱。根据其在2021年8月25日发布的盈利预警公告,易居截至2021年6月的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的初步评估及董事会目前可获得的资料,主要由于个别房地产开发商客户的信贷质素恶化,易居就客户的未偿还相关应收款项的预期信贷损失确认额外亏损拨备,公司预期2021年上半年录得预期信贷损失的金融资产亏损拨备净额介乎约人民币19亿元至人民币21亿元,而截至2020年6月录得预期信贷损失的金融资产亏损拨备净额人民币52.6百万元。据此,公司预期2021年上半年录得净亏损介乎约人民币15亿元至人民币17亿元,而截至2020年6月录得净利润人民币104.7百万元。
1.财政部: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加快下半年预算支出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
8月27日,财政部发布2021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其中提出,下一步,将精准实施宏观政策,提升积极财政政策效能,加快下半年预算支出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全面加强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和预算评审,涉及财政支出的全部依法纳入预算管理。依法健全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向企事业单位拨款机制,严禁地方政府以企业债形式增加隐性债务。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对审计、财会以及各类行业监督发现的隐性债务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坚决刹住违法违规举债行为。稳妥推进专项债券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工作。
点评:
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约一万亿(扣除中小银行专项债,因该额度是上年结转),完成全年额度的27.4%,远低于去年同期的61%,换言之,今年专项债发行进度较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其原因在于今年稳增长压力不大,因此提前批额度下得相对较晚,专项债也不急于发行。此外,由于前两年专项债大规模发行带来资金闲置等问题,今年对专项债项目审核更加严格。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曾独家报道,按照监管要求,地方将预留部分专项债额度在今年12月发行,这部分资金需在明年年初支出形成实物工作量,预留额度可能在20%左右。因此9-12月专项债的发行节奏可能为9月约5000亿、12月约7000亿,10、11月合计发行约6000亿。
2.全国人大财经委、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防控政府债务风险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史耀斌在会议上表示,要充分认识《意见》制定出台的重要背景和重要意义,全面把握《意见》作出的重要部署、提出的重要任务和明确要求,切实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债务的审查监督,防控政府债务风险,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长期均衡。
3.证监会发布2020年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
8月27日,证监会官网披露《证监会发布2020年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4月30日,除易见股份、*ST斯太、*ST北讯等3家公司外,沪深两市共有4,247家公司披露了年度财务报告。按期披露年报的公司中,254家公司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其中无法表示意见33家、保留意见109家、带解释性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112家。证监会共抽样审阅了869家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年报审阅发现,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信息披露规则整体质量较好,但部分上市公司仍存在对准则理解和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主要包括:收入确认和计量不恰当、金融资产分类不正确、资产减值估计不谨慎、合并报表范围判断不合理、预计负债与或有资产抵销不恰当、债务重组损益确认时点不恰当等。
4.山东省“十四五”省属企业改革发展规划:将平均资产负债率控制在70%以下
8月27日,山东省国资委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省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规划的通知。通知提到,要合理控制企业债务规模,将省属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控制在70%以下。提升资本证券化水平,资产证券化率达到70%。提高国有资本证券化水平。大力推动各级各类企业实现多地、多层次首发上市,持续推进有条件的省属企业主业整体上市,支持企业立足主业以市场化方式并购上市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上市公司实施分拆上市。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作用,通过定向增发、现金收购、资产置换等方式推进资产注入,兼顾发展需要和资本市场状况优化融资结构,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稳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有效激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形成国有资本投资良性循环。
5.二季度债券市场评级负面调整同比大增97.5%,评级业务量同比下降18.95%
2021年第二季度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业务运行及合规情况通报显示,今年二季度内,评级机构共对90家发行人进行了评级调整,同比减少41.56%;占总存续家数的2.54%,同比减少1.5个百分点。其中,正面调整11家,同比大幅减少90.35%;负面调整79家,同比大幅增加97.50%。
顺应广大债券圈内朋友的需求,我们创建了债券圈交流群,欢迎邀请圈内朋友入群,作为群福利,我们会优先分享21的债市特供内容和独家、深度内容给大家。干货满满,快来扫码吧!
数据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评级公司公告、上市公司公告、证监会、山东省国资委官网、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等。
栏目统筹:21高级研究员卢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