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节点,天齐锂业(002466.SZ)的关注度远高以往,股东大会现场就增加了三次座位。
5月21日下午,天齐锂业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公司董监高成员全体出席,并在股东会上就部分市场关注问题给出答复。
(图说:天齐锂业管理层在股东大会,本报记者董鹏拍摄)
首先,就是二级市场高度关注的公司重要投资公司智利SQM的情况。
5月17日以来,SQM公司股价连续下跌,至20日该公司累计跌幅达20.76%。究其原因,在于市场认为当地政局不稳,SQM公司面临一定国有化风险。
对此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卫平当日下午表示,就SQM公布的下一步投资和扩产计划来看,公司自身是比较有信心的,并未因此次事件作出调整。
SQM公司亦在一季度电话会上表示,董事会已批准2021年与其业务领域相关的资本开支计划,总额接近5亿美元。
按照规划,该公司将在2022年底前,实现18万吨碳酸锂和3万吨氢氧化锂产能投产。
“公司并未因疫情和政治环境改变自身计划,一季报电话会议中也明确了,今年达到碳酸锂12万吨、氢氧化锂1.5万吨的产能规模。”蒋卫平表示。
在谈及此前收购SQM公司时,蒋卫平表示“不后悔,而且很欣慰,不是那个时间,以后再也拿不到。”
按照他的说法,当时收购的时间窗口十分短暂。“卤水(矿)最好的要拿到,矿石(矿)最好的要拿到,国内的要拿到,国外也要拿到。”蒋卫平表示。
不过,此前因收购SQM公司也为天齐锂业留下了巨大的债务负担,近几年高额的财务费用便在不断吞噬公司主营业务所产生的利润。
“降杠杆肯定是上市公司的重中之重,也是此前限制和困扰公司的主要问题就是负债率。”蒋卫平直言。
1月15日晚,天齐锂业曾发布定增预案,不过随后迅速终止。直至同月29日,天齐锂业发布问询回复函,金主方才曝光。
意向合作方为某股权投资基金,是天齐集团意向筹资对象,其拟与国资投资管理平台、大型保险机构合作,在资金方面支持天齐集团参与上述非公开发行。
“(这么快终止)很少见的,可以证明市场对行业的认可,资金量是足够的。可见的融资手段,战投、香港IPO、定增也好,债转股也好,每一种都要去试,(公司)全力以赴的在做降杠杆的事情。”蒋卫平表示。
实际上,早在投资SQM公司股权时,天齐锂业已经着手准备了后续的融资计划,只是市场环境变化过快,未能顺利实施。
公司表示,2018年虽然当时港股IPO已经通过聆讯,但由于香港市场低迷,降杠杆第一步宣告失败;2019年计划实施配股,拖到当年12月份,市场已经没有钱了,最终只配到4亿美元,未能达到如期效果。2020年疫情爆发,如何外出出差谈判?只有等到疫情稍微得到控制后方才启动。
“但是,接触的一些企业、机构,很少有人认识到上游资源的重要性,并不看好我们,当然这也包括了市场低迷的因素。”蒋卫平介绍称。
直至2020年9月中旬,天齐锂业将引入战投的目光投向海外。最终,战投方迅速敲定,澳洲IGO公司成为了公司的战投方。
对此天齐锂业总裁夏浚诚21日表示,目前引入战投工作非常正向,“会议前刚刚与IGO公司做过沟通,预计会在既定日期内完成交易。”
公司管理层表示,接下来几年的时间,则是要保持公司的竞争力、提高产能,不管是在国内,还是海外市场。对于之前的策略作出一些微调,考虑到降低自己风险,天齐锂业将推行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包括不限于国内、欧洲和美国。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当前债务问题并未得到实质性解决,但是参照夏浚诚提及的推行合作伙伴战略,可能并不妨碍未来的扩张。
在谈及近两年因债务问题而错失的发展时间时,蒋卫平表示“公司管理层要全力以赴将损失的时间抢回来,不可能像以前一样,有了流动资金再来做产能,国内要这么做,国外也要这么做。”
具体合作伙伴范围,则可能来自国内、欧洲和美国等地。
好的方面是,在当前行业景气度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天齐锂业凭借自身资源、技术优势,寻找合作伙伴并未难事。
股东大会现场,天齐锂业财务总监邹军还指出,“(锂产品)国内是个比较公开透明的价格,亚洲金属网的锂价基本符合天齐锂业市场上实际成交的价格,二季度吨平均价格是8万元到9万元区间,符合当前公司产品价格的走势。”
在行业景气度翻转,以及IGO融资推进的背景下,天齐锂业的未来也在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