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迎来“功能饮料”第一股!计划募资14.93亿,东鹏特饮“醒着拼”获得挑战红牛新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朱艺艺   2021-01-25 21:34:00

“年轻就要醒着拼”,携着令人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东鹏特饮要登陆资本市场了。

1月21日晚间,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鹏饮料”)首发申请在2021年第11次发审委工作会议上顺利过会。这意味着,A股将迎来“功能饮料”第一股。

早在2020年4月24日,东鹏饮料披露了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招股书,此番上市,东鹏饮料计划发行4001万股,拟募集资金14.93亿元,其中拟投入8.09亿元用来建设生产基地,3.71亿元用于营销网络升级及品牌推广,此外还有部分募资用于信息化升级建设等。

作为深圳老字号饮料生产企业,东鹏饮料的前身是1994年全民所有制性质的深圳市东鹏饮料实业有限公司,2003年公司完成由国企向民营股份制的改制,凭借“东鹏特饮”的品牌为消费者所知,2009年首创能量饮料瓶装时代,2013年邀请谢霆锋作为品牌代言人,开始布局全国市场。

2019年,“东鹏特饮”在国内能量饮料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市场份额15%),仅次于红牛(市场份额57%),成为国内能量饮料市场销售规模第一的民族品牌。 

明星产品“东鹏特饮”营收占比9成以上

招股书(申报稿)显示,东鹏饮料主营饮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旗下主要产品为东鹏特饮、由柑柠檬茶、陈皮特饮、包装饮用水等。

2017年-2020年6月,东鹏饮料营收分别为28.44亿元、30.38亿元、42.09亿元、24.69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6亿元、2.16亿元、5.71亿元、4.41亿元。

迄今,“东鹏特饮”一直是东鹏饮料的“明星”产品。2017年-2019年,东鹏饮料来自能量饮料的营收均占到公司总营收的95%左右,分别为96.19%、94.99%和95.11%。

东鹏特饮的成长壮大堪为功能饮料江湖的一个传奇。

2009年,东鹏饮料首创PET塑料瓶包装和独特的防尘盖专利设计的“东鹏特饮”,迅速占领市场,上市后客户返单率不仅超过了5成,仅在东莞市场一年就销售了2万箱,可谓是“一鸣惊人”。

2010年“东鹏特饮”开始全面开花,到2012年,在东莞的销量就突破了1亿元,2013年,饮用人数突破了9亿人次,2017年“东鹏特饮”全年销售额超过40亿元,2018年,“东鹏特饮”全年销售额达到50亿元,业绩进一步提升。

在独创的250ml金瓶之后,公司相继推出了东鹏特饮250ml金罐、500ml金瓶等迭代的包装。

除了火爆市场的单品“东鹏特饮”之外,东鹏饮料也推出了由柑柠檬茶、陈皮特饮等一批新产品,以改变较为单一的收入结构。

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上半年,东鹏饮料的能量饮料营收占比下降为92.05%,不过,公司营收对能量饮料的依赖度仍然较高。

除了营收结构较为单一,东鹏饮料目前的销售区域也较为集中。

2017年-2019年,东鹏饮料的主要市场集中在广东区域,来自广东区域的销售收入均占到60%以上,分别为66.66%、61.10%和60.12%。

不过,随着其安徽、广西生产基地分别于2013年、2017年相继投产,东鹏饮料已经形成了辐射全国主要地区的生产基地。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底,东鹏饮料共有1263家经销商,销售网络覆盖全国近100万家终端门店。

高调鏖战功能饮料江湖

作为快消企业,东鹏特饮一直大手笔加码宣传和营销活动。

2013年,东鹏饮料邀请谢霆锋作为品牌代言人,通过央视广告强势曝光。

2016年,东鹏饮料通过视频网站“压屏条”广告,进一步扩大品牌知名度。

2017年-2020年6月,东鹏饮料的宣传推广费用为4.37亿元、5.43亿元、4.3亿元、1.59亿元,分别占当期总营收的52.92%、56%、43.74%、35.2%。

从2018年起,东鹏饮料取代红牛成为中超联赛赞助商,还赞助了央视俄罗斯世界杯转播、葡萄牙国家足球队。

2019年,东鹏抖音挑战赛获得超60亿曝光量,同时,植入、冠名《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亲爱的,热爱的》、《欢乐颂》、《人民的名义》、《高能少年团》、《欢乐喜剧人》等热门影视或综艺节目。

2020年,东鹏特饮冠名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由柑柠檬茶冠名湖南卫视的《54晚会》,同期植入《爱情公寓5》、《安家》、《盗墓笔记-重启》等热门影视。

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东鹏饮料预计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在36亿-44亿元之间,同比增长11.08%-35.76%,净利润在5.8亿-7.4亿元之间,同比增长33.27%-70.03%。

东鹏特饮发展空间

据 Euromonitor(欧睿国际)数据,2019年,我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总金额为427.75亿元。2014年至2019年能量饮料非现场消费的销售金额复合增速为15.02%,是饮料中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之一。

1995年底,红牛进入中国,标志着我国能量饮料产业的正式起步,此后行业呈快速增长。

从国内的能量饮料市场格局来看,红牛依然稳坐头把交椅,根据华彬集团官方微信公号:2019年“红牛”能量饮料实现销售额236亿元,超越历史销售峰值230亿元。

此外,“战马”为华彬集团2017年面市的新品牌。

此外,港股上市公司达利食品(3799.HK)旗下有能量饮料品牌“乐虎”,2018年,其能量饮料实现营收30.79亿元。

而总部位于河南的河南中沃实业有限公司,也推出了能量饮料品牌“体质能量”。

此外,国内不少知名的饮料企业,也在近年推出功能饮料类产品,例如统一推出够燃、伊利推出唤醒源、安利推出XS等等,赛道竞争十分激烈。

东鹏饮料在招股书中提到,2019年,中国能量饮料市场份额(终端销售金额)最高的是红牛,市场份额为57%,其次是东鹏特饮,市场份额为15%,再次是乐虎,市场份额为10%,体质能量的市场份额为6%,XS的市场份额为5%,战马的市场份额为4%。

尽管已成为行业领导品牌之一,东鹏饮料与红牛的市场差距仍然存在。

对此,1月25日,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东鹏特饮上市,会对乐虎、体质能量等同为功能饮料行业的企业造成一定的压力。而通过IPO融资,东鹏特饮未来发展也会获得较大的想象空间,特别是区域相对集中的问题,会得到一定的改善。” 

全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