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业正在迎来最差的时期?
刚刚过去的2020年,教育领域融资次数被曝不足300起,连续3年萎缩;教育融资的马太效应愈加明显,猿辅导和作业帮两家公司在2020年融资就接近40亿美元,占去了教育融资的超大一块蛋糕;主要投资机构的避险趋利倾向明显增强,红杉中国、华平资本、华创资本等机构几乎没有新投机构。
教育创业陷入低潮的原因不言自明:疫情导致线下机构上半年处于停摆状态,政策监管日趋严格,各类GP、LP更加审慎投资教育企业等因素,都导致教育行业一级市场的降温。
然而,在2021年初,教育创业生态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近日,作为教育创业重要风向标的未来之星创业营九期开营,36位来自不同细分领域的教育创业者、合伙人学员正式加入未来之星。
未来之星成立于2014年,是由好未来和腾讯联合发起的行业学习交流平台,这亦是两家热衷于教育投资的巨头,即使在目前外界认为的教育融资寒冬里,仍保持着大体量的投资手笔。
跨界也成为此期创业营的鲜明特色,网红达人、新消费品牌纷纷进入教育赛道。
教育融资偏向早期
2020年,初创公司的教育机构其实生存艰难。
据决胜网统计,截止到12月20日,教育行业共计发生了278起投融资事件,连续三年投融资项目数量萎缩,且较去年下降超过10%。
在2020年底举行的中国教育资本论坛上,多家投资机构和被投机构都得出了教育投资极为谨慎的结论。
不过,一些教育投资的重量级选手并不这么看。好未来集团董事长白云峰在未来之星创业营九期开营仪式上介绍,未来之星将对课程产品和服务体系进行全面升级,为更多教育创业者提供前瞻跨界认知、创业创新方法论、以及与同行交流及合作机会。其中的举措之一,是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项目达成战略合作。
好未来不仅是一家教育巨头,也是教育投资的头部机构,2020年在环境趋紧的形势下,仍投资了UMU和数感星球。
腾讯副总裁、腾讯投资管理合伙人李朝晖也是第九期创业营导师。2020年,腾讯投资在教育领域继续保持积极策略,投资了高顿教育、西瓜创客、美术宝、翼鸥教育、小鹅通、猿辅导、火花思维、大米网校等机构,涉及K12、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等多个赛道。2020年的投资标的数量仅次于出手11次的北塔资本。
北塔资本的投资中,包括7起天使轮,2起Pre-A轮,以及2起种子轮融资,投资策略偏向于早期投资。
这也是行业整体趋势,据决胜网统计,从融资轮次来看,2020年教育行业投融资主要集中在早期阶段,其中天使轮至A+轮融资共发生了115起,占比超40%。
在疫情影响下,投资机构对于教育企业的态度相对更加谨慎,偏向于投资资金需求量较小的早期企业。这反而给了教育创业者更多机会。
跨界进入教育创业
据了解,本期创业营招募的32位创业者来自数十个不同的细分领域,包含素质教育、学科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MCN、硬件等多个领域;学员企业的业务模式既有线上也有线下,创业者的背景也各不相同,有老师、校长,也有跨界选手。
值得关注的是,本期未来之星迎来了不少跨界者,包括中国电竞第一人“人皇Sky” 李晓峰,新农民在线教育平台创始人赵广,以及玩转母婴私域流量的跨界创业者胡敏。
在地域方面,来自北京的企业占比超过40%,其他则来自深圳、广州、杭州、厦门、重庆、长沙等地区。
李晓峰曾在WCG世界总决赛两次夺冠,退役后创立钛度科技硬件品牌,布局电竞教育业务。胡敏则是资深跨界创业者,领域从IT到医疗,创建了母婴服务垂直平台悦健康。
未来之星创业营还增设了跨界合伙人,今年,Keepland总经理李崇欣被录取成为本期的跨界合伙人。
今年教育并购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出现了不少企业跨界收购。
地产领域上市公司绿景控股收购K12课外培训公司佳一教育,这被认为是绿景控股借教育行业的二次转型。
根据该收购案中说明,“绿景控股全资收购佳一教育之后,将依托佳一教育现有管理团队多年的行业管理经验,坚定转型K12教育,打造发达地区下沉教育市场龙头企业。”
2020年初,少儿编程公司妙小程宣布正式被游戏公司三七互娱收购。三七互娱曾是妙小程的投资方,游戏和编程存在相通的地方,三七互娱或将在泛教育领域寻找新的发力点。
7月,互联网领域的独角兽公司猪八戒网入股老牌教育机构京翰教育,成为京翰教育的重要股东,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教育产业版图。
年底刚刚完成的一起跨界收购案中,手机厂商OPPO收购了广州本土K12在线教育公司果肉网校。
业内人士认为,以线下渠道为优势的OPPO,其强势的品牌营造和营销能力,或许会为果肉打开新的获客路径。对于OPPO而言,有了果肉网校的业务基础及用户资源,在教育硬件业务上或许也能找到新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