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务部网站刊发《商务部关于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通知明确,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人民银行制订政策保障措施;先由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等地及未来冬奥场景相关部门协助推进,后续视情扩大到其他地区。
当前,不少国家都在进行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但在技术路线、运行体系、投放路径上各有不同。在谈及我国法定数字货币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曾介绍,人民银行把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结合起来,将推出一揽子计划,目标是替代一部分现金。也就是说,数字货币的功能和属性跟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它的形态是数字化的。
通过梳理发现,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推进的速度非常之快,2014年启动数字货币前瞻性研究,2016年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2017年成立专项工作组启动DC/EP研发试验,2019年基本完成法定数字货币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今年,商务部明确由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等地正式推行试点,可以说意义重大,体现了我国在推行数字人民币的过程中已走出关键一步。 一方面,数字人民币落地可以极大地助推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人民具有支付流程便捷、流通和监管成本比纸币低等特点,在丰富人民币现金存在形式的同时,可以快速适应移动互联网社会的交易环境,从未来经济发展角度看,数字人民币落地或将催生一大批新的经济业态;另一方面,数字人民币落地也是为我国在未来抢占金融制高点做准备。人民币国际化不仅仅是纸币的国际化,未来更是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是全方位的国际化。数字人民币推出以后,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内容和机遇,有望促进人民币结算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大大加速世界范围内的人民币支付交易活动,并加快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为未来构筑新的国际金融体系奠定基础。
在试点城市的选择上,把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作为先行试点范围可以说分别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及中西部的代表。同时,这背后也有政治、经济和技术上的考量。在政治方面,深圳、成都都是副省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首先在这些城市试点,政治意味浓厚;在经济方面,这几个地区都是我国经济重心城市,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都极为迅猛,具有试点数字人民币的基础经济条件;在技术方面,深圳具有成熟的金融科技生态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唯一全资控股的区块链公司,苏州率先研发了国内第一个具备相应技术成熟度的自主安全可控的区块链底层平台,成都打造了国内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平台,而雄安新区则在一开始便明确了“数字雄安”建设的基本思路,可以说都具有先进成熟的科技条件。
不过,数字人民币的推行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推行过程中也会面临不少风险,强化对数字货币的监管,完善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机制尤为重要。一是要建立健全数字货币监管框架,明确数字人民币监管部门及职能,根据数字货币的发展变化,及时选择和出台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从源头上降低行业风险隐患。二是可以对数字人民币初创企业引入“监管沙盒”,如数字人民币初创企业的准入制度、进驻期限、运行责任、“沙盒”内数字人民币用户及投资者权益保障机制等,既可以保护投资者权益又支持金融创新。三是利用科技手段不断发展和强化监管能力,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区块链等技术,对反洗钱、数字货币交易平台、ICO等进行合规性监管,提升监管效率。四是要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各国之间应制定原则性监管法规,建立统一的数字货币国际纠纷解决机制,加强信息共享与交流,共同打击数字货币跨国犯罪活动。
随着央行数字人民币的不断推进,相信不用多久数字货币就会走寻常百姓家,纸币则会变成曾经的“粮票”。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