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刻联合创始人夏东:健身行业冰火两重天,公司要赚“用户来”的钱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申俊涵   2020-12-11 10:27:25

疫情影响下,健身行业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变得更加明显。

一方面,健身房门店经营不善、闭店跑路的事情不断发生,许多中小健身品牌的生存状况变得更加艰难。另一方面,以乐刻为代表的互联网健身企业,仍在逆势扩张,为健身行业带来新生力量。

据了解,乐刻成立于2015年,公司过去5年布局500多家线下门店,注册会员数超500万,平台教练9000余名。今年在疫情影响下,乐刻仍然新拓展9座新城,落地近200家新门店。  

乐刻成长的过程中,也陆续获得资本的青睐。公开资料显示,乐刻曾陆续获得IDG资本、华晟资本、高瓴资本、腾讯投资等的投资。公司最新一轮融资是在2018年,获得来自高瓴资本、腾讯投资、治平资本的D轮融资。

“乐刻创办时就确定了两个原则,第一个我们要做90%人的生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变成一个大生意;第二个我们一定要赚‘用户来’的钱,没有任何一个行业靠赚用户不来的钱能够成长出大公司,能够可复制、可发展的扩大。”12月10日,乐刻运动联合创始人、联席CEO夏东在发布会上说。

中国商业健身俱乐部通常采用预售的方式,绑定消费者一年甚至多年的消费选择。这不仅抬高大众健身门槛,同时容易形成赚“用户不来”的钱的商业模式。

乐刻推出月卡的付费模式将让用户的决策门槛大幅下降,乐刻刚在北京创办健身房的时候,办卡每月需要199元,不限次数,让90%的人没有决策成本。年卡变月卡还涉及企业的运营逻辑的本质变化,从营销导向变成运营导向,公司要做服务、做运营、做内容,留住用户。

夏东表示:“在中国做健身,不是没有需求,是没有好的供给。”而在阻碍健身房提供好服务、好内容的拦路虎中,“高成本”首当其冲。对于成本优化,乐刻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数字化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用户端,乐刻通过改造场馆智能化,让用户的进场、购卡、约课、评价等所有行为在线化,并根据用户行为推荐相应服务产品。对于门店运营人员来说,可以运用“开店宝”工具,实时追踪门店营收数据,包括到场人数、拉新人数、GMV数据等,数据驱动门店用户运营。

在乐刻运动创始人、CEO韩伟看来,乐刻的本质不是一家零售连锁而是产业互联网平台。“乐刻从第一天开始,就希望成为产业的基础设施,最终推动整个行业共同发展。”他说。由此在12月10日,乐刻宣布将近六年积累和研发的商业模式、数智平台和运营能力,全面对健身存量市场开放,帮助商业俱乐部改造升级,以期推动中国健身产业的数字化进程。

全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