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开篇编者按:
每天各类市场都会产生许多高频交易数据,并形成市场价格,“数据实验室”每周为你追踪这些数据,并且分析原因,预测未来变化趋势。
我们深知,价格是最深奥和最有魅力的经济语言,要搞明白其中奥秘非常困难,更别说预测。分析和预测错漏在所难免,但我们仍然试图每周追踪这些数据、分析原因并预测走势,然后不断地去复盘此前一周的判断。需要提醒的是,相关预测不构成投资建议。
我们目前选取的数据包括银行间市场一周拆借利率shibor、上证指数、人民币汇率和布伦特石油期货价格。这是第一期。
[上周走势分析]
Shibor一周利率从上周二(2月15日)开始连续8个交易日全线上涨,从22日开始突破一年半以来最高位,市场资金面持续紧张。本周央行逆回购量相比上周有所减少,不过公开市场仍实现1550亿元的净投放。
导致市场资金价格走高的原因可能包括几个方面:第一,根据2月17日央行发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中显示央行将采取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表明了其抑制资产泡沫的决心;报告将金融机构加杠杆行为列为流动性波动增加的第一大国内原因,明确锁短放长和调整工具组合是为了控制“以短博长”。这印证了此前市场分析的央行操作逻辑,央行更倾向于释放长期资金,而非短期资金。公开市场连续净投放规模相对有限,这导致大行资金融出减少。
第二,市场传出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可能也对预期产生一定影响。第三,临近月末,企业例行缴税时点即将来临也会导致资金相对紧张。
[下周预测]
预计接下来短期内shibor一周利率或有回落。虽然出于去杠杆、抑泡沫的考虑央行采取略紧的政策取向,但随着外汇占款持续减少,央行需要通过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在内的各种工具释放基础货币,预计不会全面收紧流动性,而且未来一周逆回购的到期量不大。
[上周分析]
从周K线上看,本周累计上涨1.6%,周K线强势三连阳。
随着“两会”临近,资本市场也进入了“两会”时间,本周三(2月22日)以前沪指以小幅上涨之势连续上攻,差大约40点就突破3300点大关,政策相关主题如国企改革和“一带一路”成为市场热点。周四、周五两天受基建、钢铁等权重股回调拖累,沪指一路震荡下跌,小盘股表现活跃,“一带一路”概念股呈获利回吐之势,传媒、娱乐带领创业板整体反弹的幅度较大,整体处在上行区间。
上周五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做出进一步规范,在定增比例、定价机制和间隔时限等方面做了新的安排。截止到23日晚,已有28家正筹备定增的上市公司公告受到影响,包括删项目、减募资、降低发行数量,或终止方案。随着再融资新政的持续发酵,终止、调整的浪潮还会继续。这一政策,被认为是对部分上市公司存在的过度融资、频繁融资、募集融资“脱实向虚”等不正常现象的限制,是对股市挤泡沫的过程。再融资新规的出台有利于稳定投资者信心,对市场来说是利好消息。
[下周预测]
近日市场传出监管部门将对理财产品、信托计划、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基金子公司、期货公司和保险资管公司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制定统一的监管规则,以最大程度地消除套利空间。目前该政策最终落地时间尚未确定,但对市场预期会有影响,对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预期有一定压力。
预测:两会将至,大盘仍将保持稳健上涨的格局,但目前上证指数已经处于阶段性高位(接近3300区域)。如果没有资金支撑,前期涨幅过多的股票或面临下行压力,短期面临回调风险,大盘结构性波动可能性会加大,但是向下调整空间不大,并且上证主板调整时,中小创开始出现轮动补涨,这也是市场整体重心都在缓慢抬高的一信号。
[上周分析]
继上周人民币兑美元连续上涨之后,本周初人民币转而下跌,直到最后两天才恢复涨势。
周四(2月23日)凌晨,美联储公布了1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纪要,纪要仍未敲定3月加息的可能性。同一天晚间,美国新财长努钦讲话给美元多头“一记重锤”、新公布的经济数据不及预期。三重利空齐聚,导致了美元承压回落。这对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在后两天回涨有一定影响。
近来多家国际投行均发表了看好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在2017年全年表现的观点,其中摩根士丹利报告称由于中国的货币政策从紧且美元升值步伐放缓,因此全面上调了对人民币汇率今明两年的预测。整体而言,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将保持大体稳定。
[下周预测]
短期内,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有望企稳在6.87左右,近期没有明显的贬值基础。有利于维持目前企稳状况的因素有三点:外贸继续回稳向好可期,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特朗普施压制约人民币贬值。首先,2017年初以来多项经济指标表现抢眼,其中外贸表现突出,1月贸易顺差513.5亿美元,较16年12月大幅增加;其次,央行表现出抑制资产泡沫的决心,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降低人民币贬值预期。
[上周分析]
本周,4月17日交割的布伦特石油期货价格在55.5-57之间上下浮动。油价的波动主要因为市场在OPEC减产效应和美国原油库存增加之间摇摆不定。23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原油库存增幅不及预期,油价刷新日高。
北美和欧洲近期寒冷气候持续,抬升了该区域用油取暖的需求,提振了国际油价,但后续的需求将进入季节性淡季,一些非OPEC国家的新增供给将给油价带来压力。
[下周预测]
布油二季度较近月份的合约将会上涨,可能升至60美元/桶水平。布油跨期合约价差急缩、基金经理大幅加重看涨期货跨期价差期权的押注,都将引起油价上行。此外,北海地区油田的检修期刚好碰上了美国的夏季驾驶高峰、沙特及伊拉克的制冷需求高峰,加上OPEC有可能继续延长减产协议的执行期,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可能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