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史上最长赛道!十五运会自行车公路赛如何跨越粤港澳?

南方+  
2025-11-01 19:06:16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自行车(公路)比赛将于11月7日至9日举行。其中将于11月8日举行的男子个人赛是十五运会唯一跨越粤港澳三地的标志性跨境赛事,也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跨境赛事,预计将有来自全国各省及港澳的23支队伍及2名个人运动员,共104名运动员参赛。

10月31日,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省执委会新闻广电宣传部组织开展的“十五运看广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港珠澳大桥等跨境自行车公路赛关键节点,深入了解赛事筹备情况及“无感通关”、赛事保障等细节亮点。

赛事路线跨越粤港澳

将实现6次“无感通关”

据悉,十五运会自行车(公路)赛男子个人赛路线以港珠澳大桥为纽带,串联香港、澳门、珠海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城市道路,全程231.8公里。其中,香港段55.8公里,澳门段13.5公里,珠海段117.7公里,横琴段44.8公里。

去年11月24日,2024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公路自行车测试赛举办。

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珠海赛区执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闵云童向南方+记者介绍,在男子个人赛中,参赛运动员将从珠海市博物馆与规划馆门前广场出发,途经港珠澳大桥、澳门北安码头、香港迪士尼乐园等地点,比赛期间将6次经过口岸。

十五运会跨境自行车公路赛中,参赛运动员将沿港珠澳大桥一路骑行至香港。

与跨越深圳、香港两地的十五运会田径(马拉松)比赛相同,本次跨境自行车公路赛将采用“前置查验+闭环管理”模式,实现参赛运动员的6次“无感通关”。闵云童表示,这种通关模式对赛事管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由于自行车赛速度非常快,我们需要在赛道中的粤港、粤澳分界线处架起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FID)感应设备,通过前置报备的‘白名单’信息和实时感应的数据进行后台核对,确保快速通关的便利性、顺畅性和信息的准确性。”

据悉,本次自行车公路赛启用的跨境无感通关系统由珠海市交通物联网有限公司研发,将保障赛事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在粤港澳三地间实现“零接触”快速通关。该系统采用北斗定位、无人机、射频识别、视频识别、无线传感和AI算法等技术,构建了覆盖赛前、赛中、赛后全流程的智慧通关管理体系。

比赛当天,通关人员及车辆首先要在指定区域内完成人脸、指纹和RFID射频核验,确认身份。赛事进行时,通关信息和人员定位信息会实时传输到赛事指挥部,实现动态监控。赛事结束后,选手在指定区域完成身份核验,配合边检及海关部门进行核销工作。这一系统具备三大创新功能:赛前通过人脸识别和RFID技术快速核验身份,赛中利用无人机和电子围栏全程监控,赛后自动完成通关核销。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大幅提高了通关效率。特别的是,该系统还配备了应急处理机制。如遇运动员退赛等突发情况,系统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协助相关部门快速处置。据悉,该系统已在去年测试赛和今年9月举办的模拟演练中成功试用,并根据参与者反馈持续进行升级。

粤港澳三地携手

开创跨境办赛新模式

“十五运会自行车(公路)赛已经进入了最后的筹备冲刺期,其中男子个人赛也是全运会史上赛道最长的自行车公路赛事。这个赛事非常具有独特性,主要因为它是粤港澳三地同一天承办的跨境赛事,在全运会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这给我们承办方带来了比较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对大湾区体育赛事融合创新的一次重要探索。”

闵云童表示,在赛事筹备阶段,粤港澳三地赛区除举办测试赛外,还进行了多次桌面推演,以及在今年9月举办模拟实战演练,为赛事的顺利举办做好多层面的协调配合。通过筹办本次跨境自行车公路赛,粤港澳三地建立了密切的沟通联络协作机制,为之后举办各类跨境体育赛事提供了很好的支撑与借鉴。

结合此前测试赛和模拟演练的经验,本次跨境自行车公路赛也在物资通关、技术设备、医疗、补给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升级,全力做好赛事保障。物资通关保障方面,涉赛车辆、物资的通关都将采用“前置查验+闭环管理”监管模式,提前报审形成“白名单”,在运动队启动之前进行核检,确保涉赛车辆、物资能在三地畅通无阻。技术保障方面,包括RFID感应天线、读写器、交换机等设施设备都已升级,确保运动员在通关时的所有信号都能被第一时间准确地采集到。医疗保障方面,比赛当天将有悬挂两地车牌的医疗保障车进入赛道,确保医疗保障的无缝衔接。另外,男子个人赛将途经的港珠澳大桥上的白海豚岛、蓝海豚岛,以及横琴等不同的点位都增设了补给点。

港珠澳大桥的蓝海豚岛观景台上已放置了十五运会吉祥物。

去年十五运会公路自行车测试赛成功举办后,粤港澳三地赛区积极复盘,进一步调整优化部分路线。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闵云童介绍,与测试赛相比,正式比赛中香港、澳门赛段路线保持不变,珠海赛段部分赛道则进行了优化调整。测试赛期间使用的南湾南路、粤海路等城市主干道,在实际运行中对交通影响较大。经多方协商,正式比赛调整为从横琴段经港珠澳大桥口岸人工岛返回博物馆起点,将不再影响南湾片区与拱北片区等人流密集区域,有效缩短中心城区道路封控时间,减轻对市民日常出行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11月8日男子个人赛的赛事路线行经珠海、澳门、香港和横琴。届时,港珠澳大桥主桥和大桥人工岛将临时封控,珠海往香港、澳门方向封控时间为09:00—12:30(3.5小时),香港往珠海、澳门方向封控时间为07:30—12:30(5小时),澳门往珠海、香港方向封控时间为09:00—12:30(3.5小时),封控期间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暂停通关服务。

三地赛区还注重加强赛道氛围营造。例如香港赛区于赛事途经的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外的幻想道行人路段设置了公众观赏区,可容纳数百名观众。珠海市区的赛道上也会组织非遗展演等文化活动,丰富赛事氛围,展现城市文化和形象。

闵云童表示,十五运会跨境赛事的举办对打造人文湾区、体育湾区而言是一次很好的探索。“未来,我们也非常希望跨境自行车公路赛能够长期举办下去,打造成为跨境赛事品牌。”

采写:南方+记者 张思毅

摄影/剪辑:南方+记者 石磊 见习记者 赵子杰

部分图片来源:十五运会珠海赛区执委会

(来源:南方+)

全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