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如何从根本上实现数字化转型?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朱萍   2022-07-02 08:51:3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萍北京报道  “至今为止,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已经基本实现了数字化。从数字化转型的角度看,在一些环节上,医疗机构也已经实现了医疗、管理和服务的局部业务转型。不过,从整体上看,虽然医院数字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目前信息化手段主要还是停留在实现提升效率的量变,大部分情况下,还没有达到颠覆业务模式的质变,核心医疗和服务模式尚未发生改变,因此,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数字化转型。” 在近日一次行业会议上,原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薛万国对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指出。

实际上,医院正面临政策、社会、经济、技术等的内外部环境挑战,例如:IT架构变化、安全威胁、成本持续上升等,在此形势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医院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有数据显示,全国已有2200多家三级医院初步实现院内信息互通共享,7700多家公立医院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在线医疗用户规模近3亿。

但在薛万国看来,医疗行业要实现真正的数字化转型,还要抓住痛点去解决,涉及医疗、管理、服务等多方面,如一方面要运用智能化技术简化医疗文书记录,辅助提高记录效率;另一方面,借助人工智能、知识库、大数据技术以及数据中台技术的应用,减轻临床信息负荷等。“医院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未来发展,需要数据支撑、需求牵引、转型推动来共同实现。医院的数字化转型有其特殊性,将是一个长期的、多元因素作用的过程,需要深入洞察,超前谋划,主动作为。”

医院数字化转型探索

自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6月正式发布《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来,中国医疗行业正式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在卫宁健康总裁王涛看来,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更开放、更精细、更多场景、更高效能,所以数字化转型将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强有力的引擎支撑。

王涛指出,在医疗健康领域,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正在不断融合,数字化与线下医疗服务的交互,正以一种更为紧密、深度的方式持续发展着。数字时代下,医院不再是一个单体,而是可以通过更多元的生态合作,去弥补原来可能的“不足”,形成服务的闭环,同时,持续推动组织、流程及管理创新,驱动医院变革及发展,即实现更大的医疗价值。“后来疫情时代数字科技已开始成为人们应对新形势的有利工具,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下,数字化转型战略性定位愈加明显。”

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看来,医疗机构的高质量发展意味着过去以规模发展为主要模式的医院发展将会发生很大改变。“在规模发展下,中国的公立医院带来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即中国公立医院绝对数、病人绝对数、医生绝对数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的创新能力、服务水平与老百姓要求有很大的区别,这与以往的体制、发展氛围有关。” 

在此背景下,高解春认为,我国公立医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亟待解决。群众对于医院创新能力、技术能力、服务水平的需求,以及医院自身对于更科学、更精细和更智能化的管理的需求等,都在无形中需要促进着我国医疗机构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高解春指出,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趋势下,以学科建设为宗旨的竞争力营造成为第一要务,鼓励创新、搭建科研平台、医院学科评估成为常态;以学科网络为主体的质量控制替代了传统质控,更加凸显了明确质量控制第一责任人和质控监督智能系统的重要性;强调疑难疾病诊治能力和相应结构调整成为必然。

 “形势的变化必然会带来运营管理模式及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这就要求医疗机构打造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推动医疗模式的全新变革,依靠信息化系统从不同门户入口进入,再通过不同的体系把这些信息聚合。” 高解春指出。

高解春进一步指出,目前医院单体规模变成医院多区,为了在多区统一发展,一定强调同质化。所谓同质化,即同样的诊断治疗方法、同样的医生、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医院文化,甚至连logo标志都是同样的,这个要求信息化必然是同质化的,这需要智能系统来助力。 

 “包括上述在内的形势变化必然会带来运营管理模式及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这就要求医疗机构打造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推动医疗模式的全新变革,依靠信息化系统从不同门户入口进入,再通过不同的体系把这些信息聚合。”高解春指出。

基于以上,对于医疗信息化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第一,新的发展模式下,医院集团、医联体信息平台都需要整合信息,要求统一诊疗规范、提供同质化服务,并进行资源共享;实现国家和区域医疗中心的联盟信息共享,通过同一学科不同诊疗方法的比较和疗效分析更加有效;要建立城市医院集团和县域医共体的信息平台,实现不同医院的信息共享,以达到统一管理。

第二,要建设高水平和研究型医院的样本库、数据库,注重临床资料和科研结果的匹配和分析;加强临床科研数据平台的开发,提供医院临床科研常用表格和相关因素分析;打造与医院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医院信息交互平台,实现院内人、财、物、医疗信息的汇总交互;开发以一体化连续服务为特点的健康档案和管理平台,可实现一个患者在不同机构诊疗信息的汇总和分析。

第三,提供与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相关联的警示,在偏离时有提示,但提示不干预;加强研发学科评估及质量控制的智能化、数字化软件,这是管理智能化的必然趋势;在我国智慧医疗的信息服务竞争激励态势下,根据不同医院个性要求提供个性服务。

从根本上实现数字化转型

薛万国指出,目前总体看,医院特别是大型医院的信息化发展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目前很多医院都实现了业务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包括医院大量数字化设备的应用以及日常医疗业务、保障业务以及办公业务实现信息化;与此同时很多医院能够实现在网络上进行业务协同,以网络化模式工作。

 “很多医院也在一些环节上已经实现了数据分析围绕,管理上围绕效率、指标能够进行数字世界得到一个自动的生成,甚至在一些特殊的环节,比如说影像科室也有少量AI,也在临床医生中实现CDSS,这些都改变了这种数据对我们业务的支撑模式的改变。” 薛万国指出。

为此,薛万国认为整体来说医院都有数字化的体现,但从转型角度来说,只是在一些局部环节上实现了业务转型,而且转型仍然是局部或外部的,数字化主要的效果到目前为止还主要是体现在提高效率上和效率提高。 

 “我们在年度报告中设置了一个问题:你认为信息化手段实现业务目标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在选择第一位的是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信息化的手段主要实现效率量变,大部分情况下还没达到颠覆我们业务模式的质变。在核心的医疗业务流程看病人的挂号、分诊、就诊、检查、收费这样的主体流程启示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就医生看病的模式来讲需要问诊、查体、检查化验再去做出诊断,这样的医疗模式也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所以虽然说数字化有很大的发展,但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数字化转型。” 薛万国指出。

当前医院面临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以及在哪些方面有可能实现根本性的转型?

薛万国特别强调,当前数字化发展水平从根本上来讲,不足以颠覆目前看病的医疗模式,主要是因为无法构造数字中心,因为目前为止还没办法将复杂的人体通过简单地数据采集映射数据中心,即使在有限的数字空间里,如果已经采集了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查化验结果,依然要靠人为主的模式对这个数据进行判断,虽然人工技术已经有一些发展但整体应用的效果还远远达不到替代人的程度,甚至这两年较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回到平缓发展阶段,甚至IBM也是遭遇了很大的挫折,这些都说明在数字空间自动做诊断做决策目前还是达不到的。

虽然在医疗上转型比较困难,但薛万国认为,管理方面面临情况完全不同。“公立医院讲转型的需求及压力非常大,包括卫健委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国家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等对医院内部管理带来非常大的转型压力,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已经不能继续下去,医院要实现提质增效、人才要素等转变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效率等。”

在王涛看来,数字化转型包含数字化、转型,目前在医疗服务各个环节全过程中医疗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合一正在发生,这意味着线下医疗服务的交互正以更为紧密的、深入的方式持续发展,这成为未来医院演进过程中势不可挡的力量。

 “而定位、生态、战略组织则数字化转型要成功的必要条件,每一位院长都会思考如何强化医院自身的优势,做到医院优势持续提升和广泛辐射,不过,数字化时代下医院不是单体,需要通过更多元的生态弥补原来的不足,形成服务的变化,同时持续推动组织流程的管理创新,驱动医院变革、发展。为此,无论是数字化转型还是高质量发展,最终要回归到医疗价值的实现及如何以可负担的成本获得更好的健康结果、服务质量及病人安全。”王涛认为,医疗资源永远是稀缺资源,最重要回归到这点。

对于如何支持完成数字化、医疗机构转型,数字化底座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能力呢?王涛认为,首先第一条快速响应未来需求,其次是赋能每一个参与方,不仅仅包括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管理者,也包括保险、药品、养老等相关方的连接赋能;与此同时基于客观数据的决策,并让数据决策变为常态,真正帮助促进医疗改进与发展。   

 

全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