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这五年|南海制造升级策:以数智化带动品牌化,以园区化带动集群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南方财经全媒体吴蓉   2022-05-20 18:56:16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吴蓉 赵晓晨佛山报道

在佛山市名杰纺织有限公司即将投入使用的服装全产业链智能化立体工厂内,一朵棉花历经纺、织、染、裁、制“涅槃”后,最终变成一套精美服饰,并通过设在11楼的电商直播间、秀场“走”向消费者。

对于名杰纺织来说,这是全新的起点。

面对国际复杂形势带来的面料出口订单不稳定风险,曾以纺织为主的名杰纺织做出向“服装智能制造”转型的战略调整,以服装带动面料销售。同时,面对利润压缩、土地成本升高等压力,名杰服装将简易厂房改造为综合工业智造型大厦,通过智能化生产实现利润与土地产出效益翻番。

从上游供应商到布局全产业链,从简易厂房到生产上楼,名杰纺织的升级是佛山南海区传统制造业企业智造化突围的缩影。

在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国际局势复杂的多重压力下,南海传统产业集群正在通过整体升级焕发二次生命力,力证“传统产业不是夕阳产业”,为全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打样”。

传统产业必须要转型升级

观察国内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情况,南海是一个绝佳的窗口。

民营经济起步早、参与积极性强,让南海成为国内传统产业集群最成熟、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成为全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市场主体数于2019年率先在全国百强区中突破30万户,不久前更是冲破50万大关。

2021年,南海全区13个产值超200亿元的产业集群中,传统产业集群占10个,优势传统工业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7.8%。几乎每个镇都有“王牌”产业,大沥铝型材、丹灶五金、九江家具、西樵陶瓷和纺织享誉全球。

站在潮头的人,总是最先感受到风的方向。当我国同时面临人口红利拐点和土地资源紧缺的挑战时,劳动力密集型、“三高一低”的传统产业下一步如何走?

不同城市有不同选择。人才、技术、资金比较集中的地区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创新要素相对缺乏但土地、劳动力优势相对明显的城市则顺势承接一批外迁的制造业。而佛山南海区要走一条非同寻常的路。

一方面,南海区新兴产业尚在培育壮大阶段,还不足以挑起经济发展大梁;另一方面,传统产业对这座城市的影响深远,它不仅关系GDP、工业总产值,还在劳动力就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中国日用五金之都”丹灶,现有各类五金制品企业约6700家、工业年产值超300亿元,从业人员约8万人;“中国商贸名镇”大沥的46个专业市场内,聚集了2.5万间商铺,8万多人在此谋发展。大量人口的涌入也催生了庞大的出租屋经济,带动餐饮、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传统产业都是满足刚性需求或者基本需求,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压舱石的作用。”在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看来,目前传统产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社会对高品质产品及高质量环境的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工艺之间的矛盾。换言之,只要实现生产工艺转型升级,传统产业也能释放出新的生命力。

消费升级新趋势推动供给侧改革

这样的实践,南海早已有之。

十几年前,陶瓷曾经是南海的支柱产业,也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2007年之后,南海区委区政府下大决心对陶瓷产业进行节能减排、整治提升,实现升级业态,陶瓷厂从108家下降到现在的不到10家。

虽然陶瓷厂家数量大幅减少,但整体产业效率提升,环保压力缓解,还诞生了蒙娜丽莎、新润成、兴辉这样的优秀龙头企业。随着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西樵陶瓷创造了多个行业“第一”,走出一条绿色生产之路,为全国建陶行业树立了绿色制造标杆。

陶瓷产业的突围为全国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立下一面旗帜,也为同在南海的其他传统产业集团的转型升级做了表率。

家具产业是九江镇重要传统支柱产业,对九江的经济贡献度达三成,但整体呈现出“群而不聚、大而不强”的特征,产销结合度低,区域品牌不突出。在佛山,乐从、龙江、九江三镇已经形成家具产业区域组团,其中九江约占家具制造的50%,但展销、配套占比分别只有5%、10%,逐渐成为乐从、龙江的“后方工厂”。

纺织产业同样如此。纺织产业是西樵镇的百亿支柱产业和民生传统产业,但发展至今,依然处于产业链条中低端,缺乏高产值和高创税的龙头企业,无品牌话语权,利润空间低下。

类似的问题在其他镇同样存在。在顾耀辉看来,只要找准消费需求新热点,适应消费升级新趋势,增强供给有效性,传统产业的市场空间并不用担心。    需求端的信心推动供给侧的改革。顺应时代的浪潮,南海传统产业集群集体开始“二次创业”。

数智化、品牌化重塑核心竞争力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军,南海对于全球产业链的发展动向感受最敏锐,早在2018年就以建设广东省首个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区为起点,带动传统产业集体切入数字化智能化赛道。

去年,南海又制定了在全市“持续领跑”的目标,提出“打造30个数字化示范工厂;100个数字化示范车间;带动4万家各类企业“上云用云”;开展不少于7个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引入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60家等。

以丹灶五金产业为例,2020年,“丹灶五金产业集群”成为省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获评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2022年丹灶将超过50家企业把数字化转型升级纳入发展规划,数智化转型示范效应不断增强。

对于制造业城市而言,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是相辅相成的。作为全国首批“两业融合”综合示范点,南海传统产业要实现脱胎换骨,必须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从产品的提供商向产品+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转变;而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也为数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品牌化”也在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注意到,九江在沙发、床垫等细分领域具有突出优势,软体家具产业产能占全省16%,占全国8%。其中床垫产能约占全省30%,占全国15%。

立足这一优势,九江抢抓电商经济风口,确定打造专注于软体家具和电商业态的“中国家具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的产业发展目标。通过实施提升质量、优化空间、做强品牌、提升服务和精准扶持“五大行动”,系统化、精准化改造提升家具产业,在细分领域培育核心竞争力。

在此之前,林氏木业、科智美、甜秘密等一批新生代企业已经证实了这条路的可行性。从2007年成立至今,林氏木业依托九江的家具产业集群优势,凭借强大的电商运营和大数据分析能力,逐渐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互联网家具品牌,连续多年占据全网住宅家具行业类销售榜首位置。今年其又在九江临港国际产业社区增资数字生产及场景应用战略项目。

在林氏木业的影响下,越来越多九江家具企业加入数智生产、电商赋能的行列,推动产业集群整体升级。

制造业要向园区化要效益

从桂城出发,前往南海六镇,沿途会看到不少工业用地正在施工,那里即将诞生一个个现代化产业园。西樵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河岗示范园区项目就是其一。

该园区占地约736亩,改造前,片区有企业约30家,以纺织印染、陶瓷等中小企业为主,缺少规模以上的龙头企业,厂房低矮破旧、土地租金偏低;改造后,这里将建设全自动化生产、全产业链服务和数字化智能化的纺织产业超级园区,推动纺织企业综合提升和进园集聚发展。

名杰纺织服装全产业链智能化立体工厂就是其中代表,项目预计产值10亿元,新增1000个社会就业岗位。“我们想利用全产业链和产业高度集中的优势,打造出最具有性价比和快反能力的牛仔纺织服装平台,为西樵纺织产业链的改造和延伸升级树立标杆。”名杰纺织服装部总经理黄永豪如是说到。

丹灶也在积极以“园区化”力促优质企业集聚发展。据丹灶镇党委书记陆文勇介绍,该镇计划引入第三方开发运营商,推动东西联化工厂片区“工改工”建设五金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本地优质五金企业增资扩产提供产业空间,也为招引龙头五金企业进驻创造良好条件,引领推动传统企业和产业形态转型升级。

南海发文强调,要落实不少于19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红线。通过空间先行、产业跟进的分步实施方式,加快推动土地大腾挪大归并,引导产业集聚入园。未来三年内,南海将安排不少于200亿元财政资金,调动全社会研发投入不少于600亿元,构建更为有效的产学研、政企经合作机制、科研成果高效转移转化机制,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从资源匹配和技术引领两个维度无缝衔接、深度融合。

全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