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未了“猴痘”病毒又来!多国现确诊病例,传染性和病死率如何?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季媛媛   2022-05-20 20:35:4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上海报道 在新冠疫情仍在持续大流行之际,近期欧洲多国出现猴痘病例。

什么是猴痘病毒?该病毒于上世纪70年代在刚果民主共和国被发现,目前仍然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森林地域出现零星的暴发。而眼下,包括英国、葡萄牙、美国等多个国家相继报告发现感染病例。

当地时间5月18日,英国卫生安全局发表公报称,自5月6日至15日,确诊7例猴痘病例后,新增的两例猴痘病例分别来自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而该国最近发现的病例没有去过猴痘流行的国家旅行,可能是通过社区传播感染;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也于18日确认,美国马萨诸塞州出现1例猴痘病例,这名感染猴痘的成年男子近期曾赴加拿大旅行。这是2022年美国确诊的首例猴痘病例;截至18日,葡萄牙已报告5例猴痘确诊病例,另有15例疑似病例;西班牙也报告超过20例疑似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当晚更是表示,英国有可能出现更多猴痘病例。世卫组织进一步指出,猴痘病毒有西非进化枝和刚果盆地(中非)进化枝。据记载,该病毒西非分支的病死率约为1%,其刚果盆地分支的病死率可能达10%。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猴痘可能导致并发症、新生儿先天性猴痘或死产。 

在新冠疫情仍然处于全球“大流行”之际,猴痘病毒又接踵而来并在欧洲存在多条传播链不断蔓延,世界将该如何应对? 

上海市某三甲医院感染病科专家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猴痘病毒感染者有很多症状并不明显,容易与很多皮肤疾病混淆。这给疾病防控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并且从国外疾控机构及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来看,猴痘病毒的传染速度也较快,容易造成社区传播。

是否会人传人?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猴痘病毒可通过密切接触由动物传染给人,虽不易发生人际传播,但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也可能感染。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之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感染者病情严重。目前,虽没有治疗方法,但已确定天花疫苗对猴痘也有预防作用。

对于该传染性疾病的介绍,有媒体就曾在2017年时就猴痘问题对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和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的两名医学专家的采访。这两名专家表示,“猴痘”虽然听起来像是一种来自猴子的病毒,但主要携带和传播这种病毒的其实并不是猴子,而是老鼠、松鼠等啮齿类动物。这种病毒之所以叫“猴痘”是因为人类最早发现是于1958年在猴子身上发现的这种病,而最早有记录的人类病例则于1970年出现在非洲。 

此外,这种病毒早在2003年时就曾在美国引发过疫情,当时病毒是被一批从非洲加纳运到美国伊利诺斯州的松鼠和冈比亚鼠携带的,后来传染给了在美国当做宠物卖的草原犬鼠,进而传染给了47个人。但由于当时这些感染者都康复了,没有人再将这病毒传染给其他人,疫情“被迅速控制住了”。

对于猴痘病毒会不会变得更具传染性,进而给全球带来威胁。两名专家表示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每当一种病毒在人类中爆发疫情,病毒都会随着传染的人越来越多,而进化得更适应在人类中传播。

在谈及以猴痘为代表的传染病来源时,美国生理学家戴蒙德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医学家们已经得出结论,在整个近代史上,人类的主要杀手大都是由动物的传染病演变而来的传染病,尤其是从我们人类大约1万年前开始驯化动物起,那些由于人类与家畜密切接触而产生并大量繁殖的疾病。如此证明,这些人类传染病来自家畜疾病的最初证据是动物微生物和人类微生物之间的密切遗传关系。

这种遗传关系清楚地表明,要么是一种进化而来的微生物在感染动物之后“跃迁”到了人类身上,要么是一种进化而来的微生物在感染人类之后“跃迁”到了动物身上。“跃迁”的方向是什么?就天花和鼠疫而言,从古代人类骨骼中检测到的微生物的历史证据表明,天花在公元前2000年以后才首次出现在人类身上,而鼠疫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才出现在人类身上。因此,这些疾病一定是最近才“跃迁”到人类身上的。

“这种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播性,会迅速传播到一个地区内的所有人类,并使他们全部受到感染,很快所有这些被感染的人要么死亡,要么从疾病中恢复并产生抗体,进而在余生都受到免疫保护。然后,这种疾病就会在该地区消亡,但在另一个地区仍然存在。”戴蒙德说道。

从此次猴痘的传播起源来看,也有传染病专家表示,虽然猴痘病毒已经被发现很久,然而由于患者人数有限(截至2018年总共有记录的病例约1500例),我们对它的了解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详尽。在天花病毒灭绝之后,由于疫苗接种的停止,人们对猴痘病毒的免疫力下降,在刚果共和国,这表现为天花病毒灭绝后的30年里,猴痘感染的风险提高了20倍。这让病毒有更多机会演变成为更容易在人类中传播的变种。

上述感染病科专家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全球会不断出现新的病毒。世界不会奇迹般地发生改变,从而阻止病毒再次进化和出现。“对于从动物身上演变而来的病毒,需要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是尽量减少与非家常类的动物的接触,如此我们也有可能尽量避免传播疾病的感染。” 

该如何应对?

从目前的研究资料来看,尽管猴痘病毒尚未被普遍熟知,但是该病毒传染性较强。

基于2010年一位专家的团队就研究结果发现,猴痘在非洲刚果(金)的传染性,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每1万人中有1个感染病例,发展到了2010年时的每1万人中有14个感染病例。此外,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与人类“消除”了天花病毒有关,因为在那之后人们就不再接种天花病毒的疫苗了,可这种疫苗对抗猴痘病毒也是十分有效的,有效性大概为85%,所以这可能导致了猴痘病例的增加。 

更需警惕的是,世卫组织18日发布关联英国猴痘病例的公报,称目前尚未确认这些病例的感染源,依据已知信息判断,感染似乎在英国发生,目前尚不清楚猴痘病毒在英国本土的传播程度,有可能发现更多病例。

不过,WHO的“猴痘”信息页显示,猴痘病毒的动物宿主不明。它能感染猴,刚果疫情就与之有关;还能感染土拨鼠、兔子等,并传播给饲主。而在2003年春,美国成为首个除非洲大陆外、报告猴痘疫情的国家。溯源发现,该次疫情的感染者大多接触过进口宠物草原犬鼠。而这些草原犬鼠是和土拨鼠一起饲养。 

此外,WHO信息表明,在主要流行国,感染者多是在杀死或准备食用野味时,从受感染的动物身上获得病毒,包括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等。感染动物若烹饪不当就吃进肚,也是危险因素。二次传播或人际传播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带有病毒的飞沫可以感染眼睛、鼻子和咽喉黏膜。健康人接触感染者的体液,或接触被猴痘污染的衣服、床单,也可能导致感染。 

这也意味着,目前猴痘病毒传染感染源可能存在多个可能。基于此,世界卫生组织和其它国家的卫生机构纷纷建议,加强对当地皮疹病例的监控,以及对可能病例的追踪和溯源。由于猴痘的有些症状跟其它出现皮疹的疾病相似,可能有些猴痘患者被误诊为其它疾病,因而,建议医务人员在发现症状与猴痘相似的患者时应该考虑猴痘病毒感染的诊断。 

英国国民保健制度网站显示,猴痘主要由西非或中非部分地区的野生动物传播,在英国感染风险非常低。该机构建议,在西非和中非旅行时,可通过用肥皂洗手、食用彻底烹饪熟的肉等方法降低猴痘感染风险。

此外,美国CDC的官网指出,常见的家用消毒剂可以杀死猴痘病毒。因为猴痘病毒和天花病毒是近亲,针对天花病毒的疫苗对猴痘病毒也有保护效力。 

有数据显示,天花疫苗在预防猴痘方面的有效性达到至少85%。不过因为天花病毒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绝迹,天花疫苗并不是常规接种的疫苗,曾经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个体的免疫力在多年以后也已经显著下降,对猴痘病毒的保护能力有限。 

“猴痘病毒感染者有很多症状并不明显,容易与很多皮肤疾病混淆。这给疾病防控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并且从国外疾控机构及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来看,猴痘病毒的传染速度也较快,容易造成社区传播。所以,在应对上,疫苗、个人防护依旧成为关键措施,这也与当下新冠一样,实际上对于每种传染病的应对来看,强化公共卫生措施,做好个人预防永远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上述感染病科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为了实现早诊早治,在发现不常见皮疹应及时向专科医生求诊。

全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