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贸区如何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健康”与“绿色”成关键词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郑青亭   2022-04-15 20:54:4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北京报道 北京自贸区在中国自贸区网络中有怎样的战略定位?北京自贸区如何对接“一带一路”倡议?

4月13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基地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正式发布2021年《中国企业海外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北京自贸区的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均为我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北京企业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主力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报告建议,中国需要通过推进自贸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自贸区制度创新复制推广、建立统一的协调对接机制来加快北京自贸区建设以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完善多边合作机制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报告提出,北京企业需要继续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现有领域的投资合作,通过投资拉动促进各国经济复苏,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投资合作,拓展科研、服务业、数字经济等新领域的投资合作,努力维护全球供应链基本稳定。

2020年9月正式揭牌成立的北京自贸区取得了哪些进展?与其他自贸区相比具有哪些突出特点?北京自贸区如何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北京企业在沿线投资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针对上述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报告的两位编委成员,分别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基地研究员刘思义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研究生金瑛。

北京自贸区建设将促中国理念“走出去”

2021年12月6日,北京市正式发布《北京市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北京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并形成六方面89项任务清单。

根据该《行动计划》,“十四五”期间,北京将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以创新、数字、绿色、健康丝绸之路建设为重点,打造国际交往、科技合作、经贸投资、人文交流、综合服务五大功能平台,努力实现更高水平合作、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成为推动“一带一路”高标准建设的试验示范,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做出北京贡献。

在金瑛看来,《行动计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北京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也鲜明体现了北京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特点、优势和定位。值得关注的是,在“创新”和“数字”之外,“绿色”和“健康”丝绸之路成为北京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由于北京的共建要成为试验和示范,因此“绿色”和“健康”也有引领导向之意。“绿色”体现了对ESG价值的综合考虑,“健康”则体现了新冠疫情下对健康、民生等人类共同福祉的关怀。这实际上也体现了我国在共建中的大国担当与使命。

根据2020年9月21日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北京自贸区的战略定位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服务业扩大开放先行区、数字经济试验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这一战略定位的提出,与北京市的首都定位以及北京市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禀赋优势密不可分。

从首都定位来看,刘思义指出,北京的战略定位为“四个中心”。作为我国政治中心,北京在国家文化意识宣导、国际贸易与投资中发挥着很强的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作为我国国际交往中心,北京国内和国际交往密切,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辐射作用巨大。作为我国文化中心,北京是国际文化交流、文化产业传承和创新的核心地和引领区。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在数字经济、金融创新等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此外,北京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对区域及至全国的“一带一路”与“自贸区”对接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从产业发展来看,刘思义指出,北京在服务业、数字经济、科技创新、总部经济、文化产业等方面具有优势。北京市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80%,已达到全球发达国家城市水平。数字经济已是北京市的王牌产业之一,北京市旨在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先导区和示范区。北京也是全球十大科技创新中心之一,拥有独角兽企业占全国近一半,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和专利数量居全国第一。北京拥有《财富》世界500强总部企业数量连续6年位居全球城市首位,总部经济在引领创新、辐射带动、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此外,文化贸易和文化创意也是北京自贸区的优势产业。

“北京的首都定位和在上述产业优势使得北京自贸区带有鲜明的北京特点:一是引领和支撑并举,二是现代与传统结合。”刘思义认为,在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北京具有推动中国标准、中国方案“走出去”方面的优势——前者有技术基础和产业政策支持,后者有产业集聚和成熟经验支持。

北京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具独特优势

北京自贸区于2020年9月正式揭牌成立,相较前几批自贸区起步较晚。尽管如此,报告指出,北京自贸区建设已取得亮眼的成绩,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也取得了积极成效,未来可重点在数字经济、金融等领域的对接建设过程中发力。

在经贸往来方面,北京自贸区的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重点发展数字贸易和国际寄递物流等产业,而且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领域发展领先,还在以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和数字金融体系建设、支持区内企业跨境融资等方式来接入“一带一路”建设。另外,北京正在建设数字经济合作平台,如合作成立“一带一路”数字经济联盟或大数据中心等。

在制度引荐对接方面,2020年1月,北京自贸区大兴机场片区发布第一批81条制度创新清单,涵盖赋予大兴机场片区更多改革自主权、推动高端高新产业集聚发展、完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五大类;2020年12月,大兴机场片区发布第二批39条制度创新清单,涵盖机场发展类、生物医药类、类海外商务区类、数字经济类、金融类、区域协同类等六个领域。

在文化交流对接方面,根据北京自贸区总体方案,文化贸易和文化创意是北京自贸区的优势产业,也是主要任务产业。2014年,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落户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文化保税园,而基地建设了“一带一路”文化展示交易馆建设,已与瑞士、尼泊尔、日本、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印度等国企业签订了文化展示交易馆(中心)合作协议。

在地理联通对接方面,北京自贸区依托战略定位和区位优势,协同首都经济圈、华北经济圈和东北经济圈、中原城市群与长江经济带,由点及面贯通和协同其他多个自贸区,构筑“一带一路”建设的强支点和桥头堡。例如,2019年9月,与北京大兴机场开通同步设立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便是北京自贸区与河北自贸区协同共建的范例。

金瑛总结道,北京企业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具有四大优势:第一,北京在国际交往中的“外交角色”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为北京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背书”。第二,北京在服务业、数字经济、科技创新、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具备鲜明的优势和特色。第三,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可以通过文化交流加深与东道国之间的文化认同与互信,为北京企业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创造更和谐的投资环境和更多元的投资机会。第四,北京市地理位置优越,使得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拥有物流集中的优势,为北京企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北京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的机遇

在后疫情时代,北京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时有哪些机遇?金瑛认为,健康和经贸将成为关键词。

金瑛指出,截止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病毒不断变异与迅速传播给各国抗疫造成了巨大挑战,短期内疫情无法完全结束。在此背景下,借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联合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抗疫,将“一带一路”打造成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健康之路”,对于福祉民生、稳定经济等具重大和深远意义。

具体来看,金瑛认为,北京企业可以继续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投资,为抗疫物资运送提供运输通道。中欧班列是一个典型范例。2020年,中欧班列全年开行超过一万列,将中国与欧洲的20多个国家、90多个城市联通起来,为沿线国家及全球抗疫情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北京企业可以继续加强打通“一带一路”沿线陆上、海上、空中运输通道,包括港口、物流等领域进行投资。

除了运送抗疫物资,金瑛认为,北京企业还可以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医疗卫生领域的投资。一方面,新冠疫苗是共同抗疫的焦点,我国在疫苗研发方面具有领先优势,通过联合研发、试验和生产,未来北京企业可以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疫苗领域的投资合作。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也暴露了部分沿线国家在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方面的脆弱,未来北京企业可以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投资合作。

在经济合作方面,金瑛指出,北京企业要继续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在现有领域的投资合作,通过投资拉动促进各国经济复苏,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在金瑛看来,北京企业还应该关注电子商务领域投资机遇。“疫情隔离时期,网络零售在保民生、促发展方面发挥了显著优势。北京民营企业在电子商务领域具有较强实力,例如京东、美团等电子商务平台等。未来,北京企业可以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电子商务、跨境物流、跨境仓储等方面的投资建设,积极开展‘丝路电商’建设,为在疫情之下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助力。”

同时,金瑛认为,北京企业可以主动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在科研、服务业、数字经济等新领域的投资合作。北京在科技创新、服务业、数字经济等领域具备的独特优势和良好基础。未来,北京企业可以据此拓展在“一带一路”沿线相关领域的投资合作,改善投资结构,推动更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出海”。

全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