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物传人”不是新冠病毒主要传播途径,“动态清零”是应对变异株的最佳选择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尤方明   2022-01-22 16:07:4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尤方明北京报道

在本轮疫情中,北京、深圳等地报告的确诊病例均接触过国际快递,新冠病毒是否有可能经由境外物品引发传播?

1月22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就此作出回应。

贺青华表示,现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感染者排出的病毒可以污染物品表面,病毒在物品表面不会增殖,在常温条件下病毒短时间内会降解失去感染活性。在不同的物品表面病毒存活的时间也有差异,在纸巾和印刷品等材料上存活的时间短,一般不超过24小时。

贺青华说,新冠病毒在物品上的存活时间还受到环境因素和病毒浓度等因素的影响,低温、潮湿、密闭和病毒浓度高的条件可能会延长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的时间。新冠病毒对消毒剂敏感,常用的消毒剂可以快速灭活新冠病毒。

专家研判分析认为,目前非冷冻入境物品导致境内人员感染的证据尚不充足,有待进一步研究,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还需要密切观察和评估。

贺青华指出,从全球研究和防控实践看,新冠病毒经呼吸道感染,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近距离接触传播,由污染物品导致人感染不是新冠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但也不排除这种可能,这种证据还不充足,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点仍然是防范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当前,我国面临德尔塔与奥密克戎两大变异株的考验。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看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与“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仍应坚持。

梁万年表示,当前从全球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处在大流行的急性期,所以未来疫情的发展方向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奥密克戎变异株逐渐成为全球的主要流行株,它的传播速度比较快,影响也比较大,但科学上对它的危害性,比如说它针对不同人群的致病能力,包括致病后导致的后遗症等等,我们都还不是很清楚。目前人群新冠疫苗接种也还没有达到足以建立坚固的免疫屏障的程度,过早仓促放松防控,将极易丧失我国前期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现在多国防控实践也证明,过早解封容易导致疫情反弹、重症和死亡增加。

梁万年称,坚持现在防控策略的意义主要在于三点。一是可以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群的感染,减少重症和减少死亡,维护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二是可以避免因发病导致的医疗资源的挤兑,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常就医需求。三是可以最大限度缩小疫情的影响区域,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梁万年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在上周发布的报告中也指出,奥密克戎可能不是最后一个变异株,在未来朝什么方向变异,仍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背景下,我们现行的防控措施和策略,应对变异株应该是有效的,可以使我国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可避免大规模病例的出现。即使局部出现了聚集性疫情,或者是散发病例,也基本上可以在一到两个最长潜伏期内把它控制住,可以更好地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现阶段而言,维持现行的防控措施和策略是当前疫情防控的最佳选择。

全站地图